本报讯(记者 安群英 见习记者 李瑞蕊)母亲节,本来应该是一个充满温情的节日,由于孩子的出走,一些母亲却在以泪洗面。孩子离家出走,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不少读者发来短信联系本报发表自己的看法。
读者135××××7208:导致孩子离家出走纵然有多种原因,负气应是主要动因,而学习成绩不好又是孩子出走最常见的导火线,在学校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回家后又遭到父母轮番训斥,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思想压力很大,于是干脆就离家出走,以躲避责骂。因此,对于学习成绩不很理想或与理想有差距的孩子,家长应从正面加以教育和指导。家长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待自己的孩子,不能动辄就是“我看你这辈子没希望了”。或者总将别家优秀的孩子来做比照,“××怎么成绩老是这么好呀!”过激的言辞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致使产生消极对立情绪,甚至萌生出走的念头。
读者139××××7462:上中学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逆反心理较强。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出现逃学、上网不回家等现象,应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给孩子讲道理,用和风细雨的方式引导其改掉坏习惯。用打骂的方法只能导致孩子逆反心更强,甚至离家出走。
读者132××××7097:从孩子方面说,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心理断乳”期,开始从心理上依附父母,发展为独立意向强烈。迫切要求得到别人的尊重、信任和友谊。如果家长还像从前那样对待他们,动辄打骂便会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以至发展到出走。
读者138××××9141:没有不合格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长。孩子离家出走,家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中学教师刘老师:现在的很多中学生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而各学校的心理健康课往往只流于形式,要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家长所扮演的角色才是最重要的。王女士把经常逃学上网的孩子送进封闭学校,用强制的手法不让孩子上网,是推卸自己教育孩子的责任,往往会导致孩子走向极端。要对出现问题的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孩子改掉不良习惯。另外,家庭和谐、民主的氛围也是关键。
心理咨询师周女士:孩子之所以离家出走,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心灵没有家。十几岁的孩子正是逆反心最强的时候,作为父母,能不能遵循孩子成长的规律进行教育是关键。有些家长对孩子在物质上纵容,在精神上控制,这违反了孩子心理成长的规律。好孩子是教出来的,不是管出来的,也不是打出来的。出现问题,父母要及时与孩子沟通,要给孩子的心灵一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