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7版:精品文摘
3  4  
PDF 版
芬兰:用家庭教育赢过世界
智力能测量吗
共商“国”是
季羡林是个怎样的人
“大唐高僧”牵手“紫檀女王”
生物入侵者:下一场瘟疫
英女王口音更具“大众音色”
侯宝林逗乐毛主席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共商“国”是

中原网  日期: 2007-05-18  来源: 郑州日报  
  前段时间出现了一阵“汉服”热,苏锡常沪等地区据说还涌现出了一批“汉服爱好者”,那些红男绿女们身着古装戏里常见的那种宽袖长袍出现在闹市街头,向市民宣讲“汉服”,启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乘两会的东风,现在又有人想把他们心目中的“汉服”升格为“国服”了。全国政协委员叶宏明在此次两会上,就明确提出了这一建议。

  “国服”这种说法其实有点搞笑。现在国际上通行的西装,大体上只有便服、常服、礼服之分,没听说过哪个国家把他们场面上通行的服饰正式确定为“国服”的,最多被政府或大公司的礼仪部门指定为“官方服装”而已。“国服”和“官服”可不完全是一码事,后者不过系公务人员的工作服而已;而前者却含有一种类意识形态的权力强化意义。以前有人称“中山装”为中国“国服”,此说其实更可乐。所谓“中山装”实际上就是西方几十年前最常见的军装而已,不过是欧洲宫廷制服的改良品种,怎么就成中国的“国服”了呢?而在战国时代,赵武灵王就引进“胡服骑射”了,你能说那“胡服”是“中装”吗?

  近期被大炒特炒的,不光是“国服”,还有所谓“国山”、“国花”。有一种已持续了好长时间的争论叫“国花之争”。有人建议将笑傲霜雪的梅花确定为“国花”,有人则认为华贵雍容的牡丹才是当然的“国花”。享有“梅花院士”美誉的90高龄之工程院皖籍院士陈俊愉却表示:“双国花”最能体现社会和谐。如果这个逻辑行得通,那么依我看,确定五十六朵“国花”,更能体现中国这个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的社会大和谐。

  其实,定哪个为“国花”,或者需不需要定“双国花”,都是可以讨论的。已经有102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关于尽早确定梅花牡丹为我国国花的倡议书》上签了名。这说明“双国花”提议受到强有力的支持。关键是,再好的建议,假如掺杂了地方利益之争,就变得暧昧起来。所以,凡跟“国”字沾边的,还是交由全体国民投票确定为好。

  同样掺杂着地方利益的,还有“国山之争”。来自山东省的一位全国人大代表提交议案,要求确立泰山为“国山”;而来自安徽省的另一位全国人大代表则针锋相对地说,即便国家要立“国山”,黄山也应在考虑之列。敢情,也要搞出个“双国山”不成?可说不定这“一国两山”也搁不平啊。除了“五岳”之外,中国不是还有佛教“四大名山”吗?台湾还有阿里山,东北还有长白山……对了,难道西藏自治区境内的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就没资格参与“国山”角逐?

  与“国”字沾边而近来又被热议的,还有“国骂”。中央文明办表示,将要发起一场拒绝“国骂”的活动,主要针对的是赛场上的不文明行为。在政协提案办理协商会上,“如何文明办奥运”成为委员们谈论的重点。他们表示,要改变开口就是“国骂”、“京骂”之类有辱国格的现象。这很有必要。

  摘自《中国青年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