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理财生活
3  4  
PDF 版
退保炒股蕴涵较大风险
巧用逆向思维 理好财
生肖扇形银币价格暴涨
孩子该远离“铜臭”还是早学理财?
上个“好保险”
无节余的家庭 该怎么理财
申购基金的三种策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退保炒股蕴涵较大风险

中原网  日期: 2007-05-18  来源: 郑州日报  
  近来,全国银保市场出现销售负增长。记者了解到,保险市场已经出现投保人将退保资金入股市的不明智举动。业内人士担心,受股市财富效应影响,以后寿险市场将继续下滑的趋势,而投保人盲目退保入市将蕴涵很大风险。

  一家人寿公司的精算部负责人表示,现在受股市投资收益大好的影响,有些投保人不惜放弃保险保障,去追逐更高的股市风险收益。他担心,一旦投保人退保,对于购买保障型保险的人来讲,丧失的不仅是失去保障和扣除退保费用,同时也要承担股市的投资风险;另外对于购买投资型保险的人,虽然短期购买股票收益会高于保险投资收益,但一旦股市发生剧烈震荡,这部分人原先保险分红收益将得不偿失。

  某保险资深财务分析师谢芳认为,通过退保进入股市是很不明智的短期行为,购买保险和投资股市是两种不能相互替代的财务规划方式,而且有限的退保资金并不保证能从股票市场上获得可观的收益。

  谢芳提醒投保人,要对资本市场有个清醒的认识,放弃保险购买股票本身就是对风险认识不够的表现,也是对保险保障功能认识不够的表现。             胡金华

  

  

  买银行理财产品三大误区

  误区一:凡是“预期收益”都能实现

  按照银行监管部门的要求,除了银行储蓄以外,其他多数理财产品均要用“预期收益”来表示。但有些产品主要投资于稳妥型产品,所以实际实现的收益基本等于预期收益。投资国债、金融债券等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有时还会大于预期收益。

  另外,许多银行推出的投资政府重点项目信托计划的理财产品有较好的风险防范机制,此类产品的投资项目一般由国家开发银行或国有商业银行提供担保,所以本金和收益一般也有很好的保障。但不是所有的预期收益都能实现的,很多时候,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不符。

  误区二:“预期收益”越高越好

  银行推出的“打新股”等理财产品预期收益一般有一个收益区间,比如4%至15%,某些银行在进行产品营销宣传时便直接说“最高收益15%”,以达到吸引客户的目的。

  其实这种高收益仅是一种可能性而已,要真正达到这一收益水平并不容易,如果产品的运作水平得不到保证,那么“最高收益”就成了空话。比如,在新股发行数量减少、中签率较低的情况下,“打新股”理财产品实现最高收益的可能性极小。所以,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不要只看“最高收益”,还应对投资的方向进行分析,并且要留意“最低收益”是多少。

  误区三:不注明“预期收益”不敢买

  目前,国内股市涨幅较大,市盈率也大幅攀升,而国外股市的市盈率相对较低,因此许多银行推出了与国外股票或基金挂钩的理财产品,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产品没有公布预期收益率,许多客户便认为这样的产品不能买。

  其实,这种理解也是错误的,从法律的条款上来说,预期收益均不是承诺收益,仅仅是一种参考,真正能够拿到多少收益还要看理财资金的运作情况。而与国外股票、基金挂钩的产品一般经过层层优选,并有保本机制,其实际收益有可能超过许多所谓“高预期收益”的产品。

  辛 华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