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1版:要闻
4  
PDF 版
政府工作 要贴近群众需要
城市建设:大思路带来大发展
讲正气 树新风
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今起上调
抓好整改 做好表率
由3%。扩至5%。
突出重点 务求实效
聚精会神真抓实干 实现郑州跨越式发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城市建设:大思路带来大发展
——郑州市党政考察团随记之一 ■本报记者 武建玲 文 陈 靖 图
中原网  日期: 2007-05-19  来源: 郑州日报  
  美丽的秦淮河风光。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河南讲话精神,加速推进郑州跨越式发展,5月10日至16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超,市长赵建才率领郑州市党政考察团,赴南京、武汉、重庆,就工业经济、开发区建设、对外开放、城市建设与管理、现代物流业等方面的工作进行考察。通过实地参观、座谈交流,大家触摸到了这些城市迅猛发展的强劲脉搏,学到了他们的先进经验,也比较出了我们存在的差距。今日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将随团记者的所见所闻呈现给广大读者。

  来到南京、武汉、重庆,人们一方面感受着高楼林立、大桥飞架的现代气息,一方面享受着绿树葱葱、碧波微微的宜人美景。无论是现代建筑,还是自然风光,无不在诠释着城市建设者、管理者的精心与匠心。尤其是在城市建设与管理理念的大胆创新上,南京与重庆走在了全国前列。

  秦淮河由“污”到“治”

  泛舟秦淮河,河水碧波荡漾,两岸绿柳依依。千年秦淮河是古都南京的母亲河,孕育了灿烂的秦淮文化。

  但秦淮河一度风光不再。

  20世纪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忽略了对秦淮河的保护,两岸企业遍布,违章棚户连绵,造成“藏污纳垢不出流,满河污水害四周”。

  1984年至2000年,南京全面整治了横贯老城主城区、以夫子庙为中心的内秦淮河,显著改善了水质和沿河风貌。但自秦淮河上游至长江入江口,依傍古城墙绵延十多公里的外秦淮河,仍然是全市主要的排污河道。

  2002年底,南京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外秦淮河环境综合整治,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一期工程即秦淮河主城段整治,并向市民公开承诺,要把秦淮河建成“美丽的河、流动的河、繁华的河”。

  秦淮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主要由水利、环保、安居、景观和路网建设5大工程构成,涉及沿岸5个城区,是一项投资达30亿元,需规划、水利、交通、环保、市政、文化等多个部门倾力协作的浩大工程。

  依靠地方财力和传统管理模式,难以支撑秦淮河整治工程的投资和建设。南京市创新思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探索出一条公益性项目市场化运作的新路径。

  南京市破解秦淮河整治的融资、建设难题主要有两项改革举措:其一,利用政府的政策性资金,“用时间换空间”,以增量资本盘活存量资产。具体做法是以20年时限从全市每年新增污水处理费中提取的部分资金和部分划拨土地的收益为信用担保,获取银团贷款和个人投资委托贷款。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水利专项资金,从而在不增加政府财政负担的情况下,筹措到一期工程的25亿元建设资金。其二,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南京市城建集团组建的秦淮河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作为主体,承担整治项目的融资、建设、管理及运营。此举开创了城市公共项目建设的新模式,使政府部门从繁杂的工程建设事务中解脱出来,降低了建设成本和管理费用,提高了工程效率。而项目公司在市场化运作中,利用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和特许经营权,搭建起融资平台,并通过项目建设的公开招投标,加强了工程管理和质量,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2005年9月,外秦淮河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如期完成。十多公里的河道碧波荡漾、垂柳依依,“鱼儿水中游、画舫穿梭过”,宛如一条如诗如画的绿色生态长廊。

  八大集团演绎神奇

  “高楼长在山巅上,挂楼贴在峭壁上,道路架在江面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超对重庆城市建设的生动描述,既道出了重庆城市建设的不易,也表达了对重庆人民不畏艰险、奋发向上的精神的敬佩。

  夹两江、拥群山,特殊的地貌造就了重庆的山清水秀,但同时也给山城的建设提出了不少难题,架桥梁、挖隧道……重庆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要高于我国许多城市。政府不可能一下子拿出很多资金搞基础、公共设施建设,如果仅靠政府直接投资,势必影响城市建设速度。

  如何破解资金难题?重庆市大胆创新,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创办国有建设性投资集团作为融资载体和平台,发挥重大投资导向作用。

  从2002年年底起,短短一年,重庆市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重庆市水利投资有限公司、重庆市水务集团以及重庆市地产集团等八大国有建设性投资集团纷纷登场,实现了重庆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通过基础设施存量资产划转、授权和专项资金拨付注入以及资产运作等多种方式,原来由政府直接举债为主的投资方式转变为以建设性投资集团融资为主的方式。

  这一突破的意义在于,将分散的建设资金聚沙成塔,整合形成规模优势,融资信用度大大提高,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到政府引导、支柱集团推进、社会资金参与投资的功效。

  八大投资集团的资产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政府多年来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划转注入;国债资金或财政资金拨付等方式注入;政府所储备的土地资产的直接注入;对企业集团实行税收优惠减免所形成的资产。

  如重庆市水务集团的资金投入,就包括了原由十几个区县各自建设的19个污水处理厂的约30亿元的国债资金,加上财政资金的注入,水务集团增加了集团信用和融资能力。集团向银行贷款20亿,所有污水处理厂按时完工投产。

  四年多来,八大集团的资产规模已由2002年起步时的200亿元扩大到现在的2000多亿元;八大集团银行综合授信额度已超过2000亿元。去年,重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八大集团综合投资351亿元,占总投资额的75%。

  大思路才会有大发展。投融资体制改革给重庆带来巨大变化,“28座跨江大桥先后建成,‘8小时重庆’通达工程顺利实现,‘一环五射’高速公路主骨架网络初步形成,2020年前建成1700公里高速公路的目标提前10年就可实现。”说起这些,重庆市副市长余远牧充满了自豪。

  重庆大学城、重庆大剧院、朝天门长江大桥等重点工程正稳步推进。重庆正在继续着她的传奇。

  在大力推进新城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的过程中,郑州也有不少河道需要治理,有许多基础设施需要建设,同样也会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如何创造性地整合多方资源,促进城市建设的大发展?值得我们思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