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1版:要闻
4  
PDF 版
中部六省增值税转型试点将启动
最大程度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全民健身率先垂范
创新理念 加大投入 打造文化强市
工业经济:高标杆拉动高增长
提高履行职能水平
致力打破国外垄断
加快基础教育建设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工业经济:高标杆拉动高增长
——郑州市党政考察团随记之二 ■本报记者 武建玲 文 陈 靖 图
中原网  日期: 2007-05-20  来源: 郑州日报  
  武汉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名企云集、名校汇聚、规划大气、环境优美……徜徉在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考察团成员无不为其迅猛发展的势头和良好的发展环境而赞叹。据了解,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驻有34家世界500强企业,去年完成财政收入41亿元。谁能相信,1992年,这里还只是一个县的开发区。15年间,实现了大跨越。

  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飞速发展只是南京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几年,南京、武汉拉高标杆,利用科教优势,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工业经济特色鲜明,增长快、后劲足。

  南京 着力打造软件名城

  南京市市长蒋宏坤在总结该市的城市特色时,提到的一点就是“科教人才大市”。的确,南京的科教优势令人羡慕:拥有各类高校50所,在校大学生50万人,拥有两院院士75人,各类科技人才40多万人。

  如何将科教资源转化成经济效益?南京用行动进行了回答。

  2000年以来,南京市软件产业持续以50%以上的增速发展,2004年规模达到109亿元,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占据江苏省软件产业半壁江山。

  基于这一良好基础和突出的科教优势,2005年,南京定下目标:2007年软件产业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2010年达到600亿~800亿元,力争用3~5年时间,将南京打造成中国软件名城。

  为实现这一目标,南京精心规划,并在全市层面上加快构建软件发展“四大中心”,即软件测试评估中心、软件产业投融资服务中心、软件服务(销售交易)中心、软件人才培训交易中心;大力推进软件人才、软件品牌和软件基地三大工程。“十一五”期间,南京市将以1200万元为基数,市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20%增幅的软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栽下梧桐树,引得金凤凰。目前,摩托罗拉、微软、华为、中兴通讯等知名企业相继落户南京。2006年,南京市软件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58亿元,增长55.4%,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1500亿元的17%。

  武汉 精心经营“中国光谷”

  武汉,给考察团成员印象最深的是他们在引进大项目上的韧劲儿。武汉市市长李宪生介绍,为吸引全球500强企业——富士康科技集团落户武汉,该市指定专人紧“盯”富士康,多次与企业接触、沟通。    (下转第二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