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人的眼光来看,这本《东方游记》不如称《西方游记》,因为书里涉及的国家是东欧、巴尔干的国家以及土耳其、希腊、意大利。然而作者系法国建筑师,相对于法国而言,这些国家便是东方了。所以,不能按通常的习惯阅读本书,得时时提醒自己,这是法国人的东方。
作者勒·柯布西耶是20世纪最杰出的建筑大师,因此,他的文字更多地传递出建筑美术方面的感观。譬如形容多瑙河沿岸“一些由层积岩构成的山冈突然拔地而起,封住了与多瑙河形成90度直角的高地”,说帕特农神庙“在挑口板圆锥饰的铆钉下面,三角槽排档和排档间隔毫无装饰,膨胀了许多”。这种描述,完全出自专业人士,对我这样的建筑外行读者而言,就显得比较深奥。
本书比较有意思的部分,是那些带有年轻人的冲动和稚气的议论。作者在撰写本书时年仅20岁,且书的雏形为私人笔记,因而口无遮拦,保留了些很本色的文字。譬如作者在山区看到一些街镇乱扔垃圾,便断言“住在这种环境里的绝对是穷人,而且绝不会培育出什么艺术”。他对蓝茵茵绿苍苍的巴尔干山充满失望,希望“它是血红色的,像饱吸鲜血的大地一样猩红”。为什么呢?因为在作者看来,要让土匪的攻击变得具有艺术特色,就须红得令人目眩。我由此推论在作者经过的这个山脉,曾经发生过土匪滋事,但书里没有这方面的介绍。可以说阅读中,我屡屡碰到类似的情形,边阅读边猜测,也是一种蛮有意思的感受。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