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5版:都市新闻
3  4  
PDF 版
儿童使用游乐设施要注意安全
百个困难家庭儿童 将获免费学习机会
河南省首次举办 残疾人相亲大会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中原网  日期: 2007-05-21  来源: 郑州日报  
  聋哑夫妻

  在自强中

  欢

  本报记者 刘 招 通讯员 黄燕霞 文 李 焱 图

  幼年时,因为一场疾病,他们成了聋哑人。在痛苦中挣扎后,他们选择了坚强。因为缘分,两个同病相怜的人走到一起,7年里的风雨同舟,让他们找到了人生的快乐。近日,丈夫邵永杰获得河南省残疾人电焊大赛第一名,被推荐去参加全国大赛。昨日,在惠济区同乐社区他的家里,记者用文字与这对聋哑夫妇进行了三个多小时的“交流”。

  代表河南参加比赛

  他叫邵永杰,35岁,4岁时因为发高烧注射链霉素变成了聋哑儿。童年的记忆里,留下更多的是亲人无奈的叹息和同伴们无休止的耻笑。坚强的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中:学手语、学汉字、读名著,“我知道自己是残疾人,但是我还有手有脚,我一样可以生活得很好。”邵永杰在纸上写下他经过痛苦挣扎后的心情。毕业后,邵永杰强烈要求要去学一技之长,在家人的帮助下,邵永杰跟着工厂师傅学起了电焊。由于肯吃苦,又特别用心,没多久就可以独立操作了,并被郑州纺机纺配五厂录用。此时的邵永杰更加坚信了自己的选择,自强才有出路。

  工作中做好分内之事后,他就一头扎进车间里钻研业务。在2005、2006、2007年连续三年的河南省残疾人职业技能比赛中,邵永杰都荣获第一名。于是,有关部门决定抽调他去洛阳参加训练,8月份将代表河南参加第三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对于这次比赛,邵永杰满怀信心:“我知道名额不多,我得给咱河南争光!”

  相互激励自强不息

  她叫许艳萍,33岁。2岁时也是因为药物导致聋哑,从知道自己和正常人不一样时起,许艳萍就开始在痛苦、迷茫中挣扎着。

  “我时常感叹老天的不公,命运的捉弄。”父母为了转移她的注意力,让她能够融入正常人的生活中,就给她找了一份工作。但是,对许艳萍来说,每天的工作似乎只是机械地干活,并没有太多的激情。8年前的一个偶然机会,许艳萍认识了邵永杰。邵永杰热情的追求和自强奋进的生活态度,点燃了她生活的信念。一年后,两人牵着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邵永杰夫妇的家里,摆放着各种雕塑:风雨同舟的夫妻、骑马的武士、翩翩起舞的公主、调皮的小娃娃。邵永杰说,因为没钱买豪华的家具,他找来报废的铁,自己焊制家具和装饰品。面对优秀的丈夫,许艳萍深感惭愧,下班后开始努力学习起来,买来线绳学习编制饰品、找老师学习画画。如今,她的绘画《舞之美》荣获第六届“郑州市残疾人书画大赛”优秀奖,《金鱼》编织被郑州市残疾人艺术作品陈列馆收藏、陈列。社区里谁家有人结婚、生孩子,都跑来找许艳萍编制吉祥物。“我很快乐!因为我觉得活着很有价值,生命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

  “聋人公司”的梦想

  随着邵永杰焊制的雕塑品越来越多,邵永杰萌生了想办聋人雕塑的梦想。

  “我不是想赚钱,只是我看到一些残疾人因为自身的原因,没有什么特长生活很拮据,有的甚至走上偷窃等犯罪道路,我很痛心,想用自己的努力去帮助他们。”邵永杰“说”,他想创办一个以雕塑为主的聋人公司,由他们夫妻举办培训班,把自己的技术免费教给那些聋哑人,他的雕塑和妻子的编制也可以走向市场卖钱,然后,把这些钱设立一个聋哑人基金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残疾人。但邵永杰知道,仅凭自己的努力是非常不够的,2006年11月11日,他把自己的想法写成一封信,分别寄给了省、市、区等各级的残联部门。因为场地、启动资金等问题无法解决,截至目前,邵永杰仍为自己的这个梦想奔波着。

  图为夫妻俩在一起制作工艺品。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