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择令”下:择校大战展开
5月13日上午,北京市一些学校开始受理小学毕业生体育、艺术、科技“特长”项目报名和测试。许多家长凌晨就赶往学校门口排队,带着孩子在多个学校之间往返奔波。
按照北京市教委小升初的要求,今年禁止任何学校通过自行组织的考试或测试录取学生,不得以荣誉证书、等级考试证书作为录取学生的依据。但是,一纸禁令并没有遏制择校大战。在东城区一所重点中学门口,一位倾向于赞同考试的家长说:“好学校就这么多,不考试、不看证书,不是给权力和金钱择校留下了更大的空间吗?”
济南的一位家长分析说,不考试的“考试”,对家长是更大的考试。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实下,三种人可以进入“好学校”,一是成绩好、证书硬的学生,例如“奥数”、PETS,证书难度节节提高;二是交择校费的学生;三是有关系的学生。证书、金钱、关系三者之中,三分之二以上考的是家长,因为成绩和证书也是靠家长的金钱、时间和精力堆出来的。
政府“禁择”:实质不作为
有专家认为,现阶段必须承认两个基本的现实:一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校际悬殊过大;二是家长对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愿望迫切。当这两个现实产生碰撞时,狂热的择校就不可避免。
北京一位姓陈的家长说,与大多数农村学校相比,城市学校算是优质教育资源了,但问题在于,城市学校建设没有标准,重点学校与薄弱学校差距太大,有的学校建设投入上亿元,有的仅几十万元。重点学校教师每月可以拿到几千元奖金,而弱校教师只有基本工资。资源分配的差距,导致生源、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
教育专家杨东平认为,我国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选择了走培养“尖子”的精英教育路线。层层设置重点学校的制度,加剧了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导致区域内学校之间差距拉大,成为阻碍教育公平实现的一道“硬伤”。
教育专家熊丙奇认为,政府最主要的工作,是均衡教育资源的配置。靠管住学校“招生”环节而不缩小办学差距的行为,只能是南辕北辙,是表面作为实质不作为。
均衡资源:需魄力与耐力
熊丙奇说,解决教育不公问题的路径是使义务教育阶段各校办学条件全部达标,实现校长教师定期轮换,缩小少数重点学校与其他学校之间的差距。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地方政府要下定决心,既要有魄力,又要有耐力。安徽省铜陵市均衡教育资源、实现无“择校”用了10多年时间,创造县域教育资源均衡经验的河南省新郑市也用了8年时间。
教育财政专家王善迈认为,政府在公立学校之间进行资源分配时,必须客观公正。他建议,建立从中央到县的四级公共教育经费拨款委员会。另外,建立教育财务制度,不给学校提供任何经济诱因。 据新华社济南5月20日电
核心提示
又是一年小升初,择校大战又在各地展开。为执行新的义务教育法,各地教育部门纷纷下达“禁择令”,然而记者调查发现,禁令之下,“择校热”在各种名目的掩饰下依然炽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