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6版:教育特刊
3  
PDF 版
郑州高中教育大事记
高考状元眼里的高中生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打印】  

高考状元眼里的高中生活

中原网  日期: 2007-05-24  来源: 郑州日报  
  关于高中的琐忆

  北京大学 徐惊蛰

  春夏之交,没有一场雨。

  当我刚刚习惯这个干燥的城市,却将与大学时光话别。回想一年前,我在为前途而忐忑,两年前,在书海中畅游,三年前,我紧张地窥伺大学的定义,却得不到答案……燕园四载,匆匆而逝。遥想高三那年的春夏之交,我曾在未名湖恍惚的波光中入睡,幻想湖边的景致,而再往前,我是不敢想象自己会和这个园子联系起来的。

  应该感谢那些挑灯夜读的日子,慈爱而严格的母校,是她建立起我与北大最初的关联。

  回想高中琐事,大多竟已浑浊不清。但是时常回想起班主任激越的吴侬软语在安静的教学楼荡漾,想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鲜红标语,从背后挤压过来,我们只能伏案疾书。那时年轻的我们,曾看同样的书,以同样的句式说话,向同一个地点奔跑……信步于燕园梨花散尽的路旁,或是在结了冰的湖面凝神,这些印象会倏尔浮现出来,它们提示我曾经不顾一切地追逐过什么,那么现在就不该停滞不前。

  往事的恩赐常常是习惯,而不是细节。当高中生涯渐行渐远,留给我的是一种投入执著的态度,以及一种从容地消化知识的习性。或许开始是磨砺,随即不知不觉,甚至最终成为一种享受。我曾对此浑然不觉,但当我在昔日的铁一校友们身上看到了这些共性时,才明白这些习惯的来源,终于莞尔。

  如果说高中时代是与书本的对话,职场生涯是与社会的对话,那么大学生活则更多的是与自己对话。有人说,大学是人生中悠长的假期。这并不是说它闲适的,可以任由你挥霍,只是你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走出题海,随即摆脱一个单一维度的评价体系,做一个丰富的人;你可以暂时不必迫于生存的压力去疲于奔命,触摸那个叫做“理想”的东西;你可以接受象牙塔的庇护,结识较为纯粹的人,青梅煮酒,秉烛夜谈。可以说,只有大学的时光才足以让一些命题足够鲜明,譬如我是谁,我想要什么。这些烙印是关乎内心的,是终极性的,由此追随一生。

  因此,倘若你知道有一天分数将不是评判好坏的唯一尺码,倘若你知道我们正在学习的只是人类知识结构中最古老最简易的一部分,倘若你知道大学的入口只是多么微不足道的一个起点而不是终极,那么,你或许会在疲于应付各种考试和作业之余思考些什么,在你极少极少的自由时间里考虑好假如你拥有了很多很多的自由与时间,将会用它来干什么。

  若你真正了解学无止境的意义,若你明白所有知识都会淡忘,信息终将过时,若你体会到偌大图书馆中自己的渺小和无奈,你便懂得学习知识和检索信息的能力才是真正重要的,相比于背诵考点和提高速度,前者将伴你一生。大学里最勤奋的学生也不会用所有时间去学习书本,因为大学不仅是读书更是感悟生活。

  但是,如果你足够明智,你将不会去做现实的叛逆者,因为只有遵守规则,你才有资格跳出题海。如果说大学及以后你将有可能真正按照自己意图创设人生的话,那么,高中的拼搏就是超越育人固定模式的通行证。对于资质平凡的我们,这种超越是需要不遗余力的。

  仿佛可以感知,当我走出大学校园的时候,无数新的面孔正眺望着我的背影。我也曾有过那样一双热切的眼睛,而后是激情,最后归于平静。如今眺望变成回顾,只留下一片祝福。

  

  徐惊蛰简介:

  郑州市101中学(原铁一中)2003届毕业生,2003年郑州市区高考状元。以河南省高招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录取。主修金融学并攻读心理学双学位,已被保送北京大学心理系应用心理学方向研究生。

  全力以赴 放飞梦想

  清华大学 马飞跃

  回首当年的高考之路,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值得我去寻找,去回味。

  首先,要有一个整体的学习观。我认为整体的学习观就是全面对知识的梳理与学习,不限于局部的成功与满足,各科要均衡发展,各科内各部分要均衡发展,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我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很多人往往忽略它,常常注重部分的学习、部分的“战果”而忽略了整体的战略部署,导致高考的失利。因此,学习时要做到埋头读书,抬头看路。既要沉下心来全身心地投入到一点一滴知识的积累上去,又要时时抬起头来,看清前行的方向,为学习掌好舵,不让自己陷入到无休止的题海战术中去,不让自己做无用功。就像去尽快掌握一个城市的街道一样,不能一条条的挨个去辨认,而要先确定自己的方位,找到城市的主干道,再去找小路、胡同等,才能迅速准确的掌握整个城市街道。幸运的是,当年在郑州中学,老师很早就告诉了我这种整体的学习观,让我不至于在学习中迷失自我。

  另外,我想与大家分享的是有所舍才能有所得。生活中舍弃虚荣,舍弃吃喝玩乐,舍弃……只有舍弃了这许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才能达到内心的平静,才能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才能在高三的一个又一个“战役”中取得不断的胜利。学习中要舍弃自己努力也达不到的。适当的放弃是理智的选择,不要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上或付出甚大而收获甚微的事情上,这样才能在学习中收获更多。在某种意义上说,放弃是一种智慧,是有更好理想追求的智慧。

  另外,平时要给自己学习的空间。在学习上除了有选择地听老师精讲以外,一定要给自己一个复习、消化的过程,给自己一个学习、思考的空间。我感觉比较好的是,郑州中学是全寄宿制学校,我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里,学习气氛很好,自习课也多,自习时间比较长,学习时间比较充裕。如果自己在家,学习时间不会这么长,在学校学习,许多同学都在一起,有压力也有动力。

  最后,我认为高考时的心理状态调整非常关键。我有一些同学在平时的学习成绩是很棒的,但在高考中却栽了一个大跟头,关键原因就是没调整好心态。考试时不要总想着考试结果,不要想着家长、老师对自己的期望,不要想着自己哪些知识还没有复习到,要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对自己讲“我能行”“我只要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就行了”等,让这样的暗示不断反馈给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形成多渠道的强化兴奋中心,可以有效地抑制紧张情绪。当然,若考试时一点紧张感也没有,是难以发挥出最佳水平的,努力在考试中保持适度紧张,让自己的思维兴奋起来,才可能“急中生智”,甚至答出平常做不出来的题,做到超水平发挥。

  如今,我正坐在清华大学材料系的教学楼里紧张地准备雅思考试,为自己的理想正在努力拼搏。回想当年,感谢母校郑州中学的老师对我的鼓励与帮助,不仅让我顺利考入清华,更重要的是让我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之路,现在,我正在这条路上探索、前行,去追寻自己的梦!

  

  马飞跃简介:

  2004年毕业于郑州中学,当年以数学满分,理综成绩距满分只差一分,以总分705分的成绩而成为郑州市区理工科第一名,顺利考入清华大学材料系。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