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葛有彦向记者展示当年参加高考的复习笔记 |
|
史记高考30年系列报道之一
1977,恢复高考
十年文革,让当时的年轻人失去了不少机会。在最应该读书的年纪,这些学生却荒废了学业,虽然很多人没有忘记学习,但可供看的书太少,学习的氛围远远不够。1977年,停顿10年的高考在邓小平的拍板下得以恢复,多少青年奔走相告,欢呼雀跃。当年的12月11日~13日,全国570万青年开始争夺27万个大学生名额。1978年7月,又有610万人进入考场。1978年的春天和秋天,两级学生走进大学课堂。这些学生和我们的国家一样,迎来了希望的春天。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中国教育事业重新走上了正轨。同年,郑州市的高中教育伴着恢复高考的春风,迎来了黎明的曙光。这一时期郑州市高中教育的主要工作是恢复教育秩序,实施常规教学,逐渐规范教育行为。那段岁月,对这一时期的高中生来说,是真正的“激情燃烧的岁月”。他们的青春,他们对人生的希冀和追求,全因为高考的恢复而迸发出来了。
崔胜荣,郑州十二中语文教师,1981年参加工作,到现在已经26个年头了,即将退休的她谈起自己的高中生活,依然感慨万千。
高中生活给崔胜荣留下的记忆太深刻了,因为她上了两次高中。1971年来自农村的崔胜荣开始了她的第一次高中生活,谈起当时的高中教育状况,崔胜荣感慨地说,当时还是文革时期,除了学习基本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外,还增设了农业基础知识、工厂基础知识等课程,“这主要是为我们高中毕业后,到农村和工厂锻炼打基础的。”崔胜荣说,当时的学校氛围十分压抑,老师顶着“右派“巨大的压力,奋战在教育战线上,很令人敬佩。“当时的社会思潮是知识越多越反动,老师在社会上被称为‘臭老九’,地位低人一等,那时候他们背负的压力太大了!”崔胜荣回忆说,由于当时的教学方法很陈旧,老师也只是灌输式地去教,学生当时没有考大学的意识,学习目的很模糊,甚至都不知道上高中是为了什么。1973年,崔胜荣高中毕业了,正值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插队、落户等活动的高潮,和大多数高中毕业生一样,她成了一名农村回乡青年。在农村锻炼的几年,崔胜荣深深地感觉到,自己所学的知识正在一点一点地荒废。两年后,她去了村办工厂,当了一名工人。就在她以为自己要在工厂终老此生时,文化大革命结束了,邓小平果断决定恢复高考。顿时,大河上下,长城内外,无数有志青年沸腾了!他们从地头、车间、办公室涌入学校,拿起书本,重新构筑自己的大学梦。崔胜荣也不例外,在当了几年工人后,虽然家人不支持她上学,但她还是毅然走进了高中校门。这一批人在学校如饥似渴地看书,从教室到图书馆,从早到晚,可以说是空前绝后地用功。而学生之间的年龄和阅历也相差很多,这无疑形成了一种竞争的氛围。
崔胜荣回忆说,她当时所在班级有40多名学生,这些学生来之前有的是赤脚医生,有的是生产队长,有的是治保主任,有的是团委书记,有的是工厂工人,学生的年龄参差不齐,悬殊很大。但大家的热情都很高,学校、老师包括社会各界对高考都很重视,一些教学资源相对得到了优化,但正统科班出身的老师几乎没有。这一时期的学生都是奔着大学来的,他们要改变自身命运的愿望非常强烈,所以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天不亮就能看到同学在路灯下背英语单词,晚上在路灯下看书的同学更多。崔胜荣说,那时候由于文革的破坏,保存下来的教材很少,仅有的教材提供的信息量也不多,由于老师自身储备的知识也很有限,所以,老师和学生一样,也想多学点知识。崔胜荣说,那时候辅导资料很“主贵”,谁要是有一两本辅导方面的书籍,都成了全班人的“宝贝”。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崔胜荣没少向有辅导书的同学借书,“为借本书少不得求人家,好话说了一箩筐,有时候借不到,就和家人软磨硬缠,自己掏钱买下来。”
虽然这一时期大家的热情很高,但老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还是没有太大改变,老师继续延续着“灌输式”、“满堂灌”的教学风格,学生还是靠死记硬背。有一件事,崔胜荣记得很清,当时她班上有个女生学习非常努力,上英语课时从来不带课本,老师发现这一情况后很生气,问她为什么不带课本,她说她都会背了。“当时就是这样,全靠死记硬背,大家都没有什么学习方法,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方法有什么不对劲儿。”有付出就有收获,那年高考崔胜荣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郑州师范学校。
崔胜荣说,那时的学校从教材、教师及硬件设施上都与现在的高中不可同日而语,但处于那个年代,能受教育、有书读已经很幸运了。“高考改变了我的命运,高中生活是我一辈子都无法忘怀的岁月。”崔胜荣无比动情地说。 本报记者 王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