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要想进医院,除了要交进门费外,还要配合医院多开发票,不具备专业医院的资质,却挂出专业医院的牌子。昨日本报刊登的《就像买门票 不拿钱别想进来》一文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市民通过短信平台表达看法。
医药分开治顽疾
沙女士:医药的“潜规则”是长期困扰医疗改革的一大顽疾。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使药品的进货渠道畅通,落实到责任人,医药分开,药品的成本价和市场价明晰,使老百姓明白消费,不再抱怨。
甘女士:个人认为,应该把药品采购这一块从医院中独立出去。作为老百姓,我们希望能把这股“歪风”煞住,这是我们老百姓对政府的真切期待。有关部门应该要求医院不卖药,只做治疗,让患者买药有选择的余地。
商业贿赂应治罪
石先生:卫生院的人已经构成索贿罪,企业人员也形成行贿罪,建议有关部门对此进行深入调查,从严处罚。
刘女士:一家药厂想让一种药品进入医院,就必须不断地给回扣。分管领导、科室主任、有处方权的大夫、药房主任等等,哪一个环节没有“打点”到或者少给了回扣,那你的药就甭想进医院。而要打通这些“关节”,原本只有1元钱的出厂药价,就非得向物价部门报到10元、20元不可。这样下来,药价岂能不高?要想还药价“清白之身”,就必须致力于狠刹医药回扣风、腐败风,以法律手段严惩此类行为,绝不再听之任之、姑息纵容。
加强监管莫放松
冉女士:发生这种事情,折射出政府职能部门监管不力,让一些不法分子钻了空子,人们喜欢把目光聚焦到大医院,忽视了对乡镇卫生院的监管,甚至还存在盲区。
彻底消除潜规则
胡先生:这种医生医德何在?这种医院如何能让病人放心?这根本就属于商业贿赂。这样无形中把费用转嫁给患者,增加了患者的负担,造成一系列的恶性循环,“救死扶伤”的医训被践踏。
李先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药品并非享受性的奢侈品,而是每个老百姓健康的必需品,与每一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医院药品价格上的“猫腻”恐怕只是冰山一角,要从根本上解决“药价虚高”问题,就必须从医疗行业改革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