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引起关注热潮
“作为CCTV舞蹈大赛举办以来唯一的残疾人舞蹈作品,也是河南省唯一入选第四届CCTV舞蹈大赛的残疾人舞蹈,《牵手》在参赛之前就引起了当地各界人士的关注。”赵力民告诉记者,能从1000多个节目中脱颖而出,《牵手》是全社会关爱的结果:《牵手》在2005年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艺术会演中荣获金奖之后,又参加了中原文化上海行以及福建、山西等10多个省份的30多场大型文艺演出,并做客央视《与您相约》《舞蹈世界》《幕后》《新闻会客厅》《东方时空》以及凤凰卫视《鲁豫有约》等栏目;《艺术人生》《家庭》《讲述》《人与社会》等栏目也将陆续播出《牵手》的台前幕后。
“《牵手》感动、震撼了很多人,而这个节目的编导和演员也被全社会的爱心所感动。”也许,赵力民的话代表了主创人员的心声:比赛结束后,郑州市于5月22日召开了“舞蹈《牵手》专家研讨会”,冯双白、茅慧、江东等国内知名专家及省市有关专家会聚一堂,并给予《牵手》在艺术价值、社会价值上的高度评价。
此后,《牵手》接到了在昆明举行的第六届残运会开幕式
今年4月20日,由郑州市群众艺术馆的赵力民历时两年创作而成的残疾人舞蹈《牵手》参加了第四届CCTV舞蹈大赛总决赛,这是央视舞蹈大赛举办12年来唯一一个入选的残疾人舞蹈作品。失去右臂的马丽和失去左腿的翟孝伟通过肢体语言,将《牵手》的思想内涵、肢残舞蹈艺术表达得淋漓尽致。最终,《牵手》感动了评委和现场观众,以99.17高分获得本届舞蹈大赛银奖,成为今年舞蹈大赛最大的亮点。获奖以后的《牵手》及其编导、演员现在如何呢?记者再次采访了《牵手》编导赵力民。
的邀请;随后,南京、上海、北京、石家庄等地纷纷邀请《牵手》前去表演;今年9月,《牵手》还将走出国门,到美国进行访问演出……
《牵手》回归大众
赵力民告诉记者,最令他鼓舞的,是《牵手》的社会价值、艺术价值都得到了专家和社会大众的肯定、认可。
“很多专家就《牵手》的人文关怀、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结合、舞蹈训练、编导艺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赵力民高兴地表示,舞蹈作为一种大众艺术,而现在很多舞蹈仅仅为获奖而创作,追求大制作、大场面的视觉享受,成为孤芳自赏的“小众”艺术,而《牵手》是一部回归大众的作品。
赵力民说,很多观众跟他交流看完《牵手》后的感觉,这使他很欣慰。“不管是专业人员,还是不了解舞蹈艺术的普通大众,都能看懂《牵手》,都能从中得到心灵的震撼,得到艺术的享受——这是对《牵手》最好的肯定。”赵力民还告诉记者,他本人也受到多家媒体的关注,纷纷邀请他写关于《牵手》的创作过程、背后的故事、有关经验等等。
赵力民还透露,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河南电影制片厂及安徽等省市方面,也有兴趣将《牵手》改编成影视作品,“目前还只是意向。”
《牵手》之后走进“硝烟”
《牵手》之后,下一步工作有什么计划?赵力民介绍,近期他正着手创作一部新作品,是为《牵手》中两位主角量身打造的,名字暂定为《硝烟中的我们》。
“尽管《牵手》获得了很多荣誉,但我对自己和演员说,要清醒,要用完美的纯粹的艺术打动观众,而不是靠艺术背后的故事。所以,我们还需要创作新的作品,要不断提高、丰富自己。”赵力民告诉记者,《硝烟中的我们》这个舞蹈讲的是战争过去后,一位受伤女护士与一位受伤男战士相遇后的故事。
“我认为,只有不好的编导,没有不好的演员。”赵力民说,好的编导能通过舞蹈训练发现、挖掘肢残舞蹈演员的长处,利用有限的资源追求无限的艺术,“人人都能跳舞”是赵力民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