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当官都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伴君如伴虎固然不假,要是皇帝是个变态的话,还会有些古怪的招数使用出来。曾经有个皇帝就把自己想重用的人都给弄成太监后再授给官职,进士考试旁边就是净身房,这种安排是比较怪异的。
还有一种不容易其实很少有人说起,就是好官比奸臣还不好当。一般来说,当个奸臣把自己良心一抹杀就万事大吉,比去净身房容易得多。但当好官就没那么简单,良心之一物,其实是很累赘的,甚至比很多人的胯下之物还要累赘。
最近这方面的例子出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当地的官员为了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做了一项惠民节水工程,但据说领导很不满意(《中国经济周刊》6月4日报道)。如果不是这个消息登在有信誉的杂志上,说不定我都不敢置信:因为这个节水工程是埋在地下的,在地面上见不到,所以领导不感兴趣。与领导们喜闻乐见的建新房、修油路、栽树、建沼气相比,这种工程虽然被老百姓说成是“省水、省电、省钱、省时、省工,促进增收”也没用。当地的领导甚至还受到了批评,批评内容不得而知。但如果我们有一点常识的话,大致的意思应该是说这种工程由于不在地面上表现出来,对于当地政绩不会有什么好处。没有“好处”的事情有什么用呢?这种政绩观着实让人震惊。
重点就在这“好处”二字之上。谁的好处?老百姓的好处么?非也,官员的乌纱不是老百姓给的,所以老百姓的好处也就不会在官员的考虑范围之内。这里的好处当然是他自己的好处,甚至是这位领导的上级的好处。
因为这根本是两个利益链条。一条是老百姓的利益,从理论上来说,把老百姓的生活弄好了是官员最大的政绩,凭借这个他就可以升官保位,历代正常的统治者也都是这么个逻辑。所以,历代都有官员考核制度,而且都是很严格的。如果从表面上看过去,中国这几千年来不全是太平盛世,还真是件奇怪的事。
问题是,这几千年的时间里,别说太平盛世了,就是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的过普通日子的年头都不算多。所以,我们就不能相信这种考核与监督制度确实起到了作用。道理很简单,既然官员的位子是自己上级给的,那么他讨好上级就可以了。讨好一群人是件很不容易的事,而且成本也比较高。而讨好上级就简单多了,他只要应付几个人就可以,技术含量可能很高,但毕竟成本很低。
所以,那些官员阶层们就形成了一种只与自己“好处”有关的利益链条,这个链条其实与百姓的利益链条没有啥交集。所有给老百姓做的事情其实都是给自己上级看的,如果上级看不见当然就是白做。你指望高级官员跑到地下去参观管道?那是土拨鼠的工作!
当这种链条形成后,老百姓的利益就是个装饰品了。
道 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