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9版:我的1977
3  4  
PDF 版
能站上讲台多亏恢复高考
当教师,高考“考”来的幸福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打印】  

当教师,高考“考”来的幸福

中原网  日期: 2007-06-08  来源: 郑州日报  
  感言:

  30年来,我从不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因为我确信,在这小小的校园中,有着最适合我的岗位,有着我最心爱的孩子,在这里,我的快乐足够多!

  刘玉梅:郑州师范学校毕业,现任二七区关帝庙小学教导主任。

  文 李 焱 图

  近几天,报纸、电视、网络……几乎所有的媒体上铺天盖地都是有关高考的信息。然而,就在这场恢复高考30年的季候性怀旧浪潮中,1977年高考的“幸运儿”刘玉梅却显得有点“迟钝”。

  高考给我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机会

  5月30日1500,骄阳灼灼,郑州市二七区关帝庙小学门前,粉红的合欢花正开的浓烈奔放。“老师好!”伴随着一声声清脆的童音,刘玉梅乐呵呵地站在校门前招呼学生,一会儿,替这个孩子整理一下歪斜的红领巾,一会儿,又连声叮嘱过马路的学生当心……

  这也是教导主任的一项日常工作么?看到记者眼中的疑问,刘玉梅爽朗地笑了:“呵呵,这么多年当老师习惯了,只要看见孩子我心里就高兴,所以只要有空闲,我就想多跟学生们接触接触!”

  15:00,上课铃声响起,刘玉梅刚一踏进办公室,还没等“回忆高考”的话题展开,人流便接踵而至,有同事商量课时调整方案的、有年轻教师请教课件制作经验的、有家长了解学生情况的……直到40分钟后,刘玉梅才有机会趁着人流的间隙拾起了1977年高考回忆的碎片。

  “说实在的,30年前的高考对我来说,只是一段普普通通的生活经历,从最初获悉恢复高考的消息到拿到录取通知书,我并没有感到特别的兴奋与激动。也许是因为我早早就走上了自己钟情的教师岗位,所以自始至终我都没想通过这场考试给自己带来命运的转折。事实上,30年后的今天,那年高考留在记忆中的镜头多已模糊不清,但深深留在心底的,是感谢这次考试给予了我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机会。”

  能有机会多读书总是好事

  1973年,一个人才匮乏的特殊年代,19岁的刘玉梅刚刚高中毕业,就被大队推荐顺利进入关帝庙小学成为一名民办教师。因为从小就对这个职业满心向往,虽然当时民办教师的薪水每月只有5、6元,活泼开朗的刘玉梅还是高高兴兴扎进了教学当中,工作起来恨不得把所有的时间都给学校。

  很快,这个总是笑声朗朗的大辫子语文老师刘玉梅成为远近知名的“明星”教师。然而,由于收入微薄,她除了埋头教书之外,课余还要挤出时间下地干活挣工分,虽然日子过得清贫而辛苦,但刘玉梅始终乐在其中,从没想过会离开三尺讲台。

  谈起自己的职业,刘玉梅毫不掩饰:“从第一天当上教师,我就觉得很骄傲、很满足,所以心里只想着能好好教书!不过,4年教书生涯走来,我开始觉得心里有点发空。毕竟,从高中直接走上讲台,我教孩子们读书靠的只是一腔热情,可工作的越久,越觉得自己的缺少专业的教育学知识。”1977年8月,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23岁的刘玉梅最初并没有为之所动,只是隐约觉得这可能是一个读书深造、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机会。

  “考吧,学会武艺不压身,能有机会多读书总是好事!”最终,是父亲的一句话点燃了她参加高考的希望!于是,收集资料、熬夜苦读……刘玉梅匆匆忙忙开始了高考复习,甚至还没等品出滋味,她已走上了考场。由于太紧张,刘玉梅的高考经历颇为狼狈,考试第一天,她甚至忘带了钢笔;而等她急火火拿了钢笔再次冲进考场,盯着试卷看了10分钟却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高考填报志愿时,刘玉梅毫不犹豫选择了师范专业,可让她没想到的是,那一届师范招生专业却只有数学和理化两个科目。最终,刘玉梅被分配到了数学班,这让擅长文科的她烦恼不已。由于专业基础差,她每天面对的都是让人头痛的字母符号,为此,她甚至打算放弃,也曾经不止一次找到老师申请转学、申请留级。

  虽然跌跌撞撞,刘玉梅还是坚持走过了这段“蚂蚁啃骨头”的难忘时光,1980年,师范毕业的刘玉梅回到了关帝庙小学。在家长的眼中,大辫子老师依然是笑语盈盈、开朗可亲,但在孩子眼中,昔日美丽的语文老师不但讲课越来越生动,而且几乎成了“全能型”老师,数学、历史、自然、地理、社会……几乎所有的科目她都能轻松胜任。

  在校园我的快乐足够多

  如今,翻拣刘玉梅当年的老照片,其中大多都是她跟学生们的合影,有关当年高考的影像印记而难觅踪迹,唯有一张泛黄的郑州师范学校毕业证书上,年轻的她静静含笑。轻轻摸索着手中薄薄的毕业证书,刘玉梅感慨万千:“别看这张毕业证不是名校颁发,更不是什么傲人的高学历,可却恰恰证明了高考给我的最大收获。”

  从来没有想过在师范毕业后重新选择么?刘玉梅灿烂地笑了:“1977年高考造就了太多的精英,他们中有大学教授、有政府高官、也有企业巨子……可这并不意味声名显赫才有更多快乐。30年来,我从不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因为我确信,在这小小的校园中,有着最适合我的岗位,有着我最心爱的孩子,在这里,我的快乐足够多!”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