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7版:我的1977
3  4  
PDF 版
高考之门打开医学殿堂
罐头厂走出医学院长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打印】  

罐头厂走出医学院长

中原网  日期: 2007-06-08  来源: 郑州日报  
  李真,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现任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主任医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内科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委员会委员、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全国杰出院长、省优秀专家。

  

  感言:    

  经历是一个人一生的最大财富,高考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经历,它将富裕我一生。

  本报记者 陈 思

  百合、牡丹、地黄、人参、凤眼草……走进李真办公室,20分钟内无法进行采访,一拨又一拨的病人情况汇报、家属上门致谢、同事们交流工作……记者借机欣赏摆在柜台上的11个玻璃瓶里的“美丽的植物”。李真忙里偷闲地向记者介绍说:“它们都是中药原药。”

  “我是1977年从开封罐头厂考上大学的,这是我人生中一个永恒的记忆。经历是一个人的最大财富,高考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经历,它将富裕我一生。”送走最后一拨人,李院长一边致歉,一边将自己心里话和盘托出。

  渴望被推荐上大学

  李真出生在郑州,父亲是当时省工商局干部,母亲是一名工人,家庭条件应该说是优越的。1973年,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的号召,刚刚高中毕业的李真背着家人,偷偷地将户口转到了周口鹿邑的一个国营农场,在那里做了知青。

  艰苦的知青生活没有掩埋李真的大学梦想。干完农活,李真就把能找到的书抱在手里。最让李真羡慕的就是同去的知青被保送上大学。为了能争取到被保送的机会,他每天拼命干活。可机会不但没有降临在李真的身上,反而发生了一件事与愿违的事情:李真所在的农场要把他们这一批知青转为农业工人,这就意味着他将在那里扎根落户,一辈子从事农业工作。

  李真没有办法,只好跑回了家,希望家里能给他找找关系。“别人能待在农村,你也能待。”父亲听后只说了一句话。母亲安慰他说:“孩子,你安心在那儿吧,退休后我去农村陪你。”

  无奈,李真只好又回到了农场,继续拼命的干活,希望有一天能被推荐上大学。

  爬到电线杆上“偷听”补习课

  因干活认真,李真1976年被推荐到开封罐头厂,成为一名钳工。工作之余,到处找书、看书。可是在那个年代书本实在太难找到,为了能看书、学习,他自发参加了“毛选5卷”学习小组。

  对于一个梦想上大学的人来说,没有机会是痛苦的。然而这个机会在1977年降临在了当时千千万万知识青年的身上,也降临在了李真的身上。

  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李真心里很激动:“命运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了”;同时,他也很犹豫:“毕竟离开课本都已经5年了呀”。

  当天,父母也从郑州来到开封。父亲说:“你不是想上大学吗,不是想学医吗?现在你有本事就去考吧。”母亲却劝他说:“算了吧,书都丢那么长时间了,现在的工作也不错,就别再折腾了。”

  “小伙子,别怕考不上,你一定能行。”当李真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他的钳工师傅陈堂给了他鼓励。

  “当时我有个同学在铁路技工学校上学,我就从他那儿借了一本数学书,一个同学在开封师范上学,我从他那儿借了本政治书,书都是同学们帮我找来的。”李真回忆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当时补习班很多人,没有关系根本挤不进去。于是,李真找到一个开有数学补习班的中学,但没有听课证还是进不去。

  经过几番侦察,李真发现教室后面有一个电线杆,很是兴奋。于是,他每天晚上爬上去,一手抱着电线杆,一脚踩着教室窗户,把头伸进窗户去“偷听”……

  考完试后,李真继续跟着师傅干活。

  3个月后的一天,李真接到了通知书!

  “当年的录取分数线是198分,我考了203.4分,被河南中医学院录取。”说到考分,李真记忆犹新,一脸兴奋。

  把中医发扬光大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古今贯通,精医济世”。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房大楼大厅内两侧墙壁上镶嵌的两幅大理石浮雕,异常醒目。

  该院的医生、护士们说:“这两句话是李院长给医院定的‘灵魂’。”

  “方有别,医无界”,走进李真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面墙上挂着的6个大字。

  李真这样注解这句话:“医治病人的方法有所不同,但医疗技术无界限,给病人治病是医院和医生的共同职责。他是我们医院办院的理念,中医药特色是立院之本。”

  对中医,李真情有独钟。

  1982年,经过5年的大学学习,李真以优异的成绩留在了母校工作,历任辅导员、院团委书记、学生处长、宣传处长、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党委书记、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党委书记。2003年就任一附院院长以来,医院各项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医院多次受到全国、河南省及郑州市表彰。

  博学多思,注重创新,他多年从事精神科内分泌科专业研究,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精神分裂症、癫痫病等,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取得显著疗效。

  他先后担负多项省科技公关项目,有十几项获奖。

  其中,“中风星蒌通腑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实证机理及其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痉参康对小儿痉挛性脑瘫作用机理研究”获省科技攻关课题第一名;“益气活血中药抗脑损伤细胞凋亡及抗凋亡基因研究”获省自然基金项目第二名。

  他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论著近13篇,其中9篇发表在国家级杂志上。

  “今天,我的‘1977同伴’及我个人事业上都取得了一些成绩。不是我们这一代人有多聪明,是那个时代造就了我们,我要感谢那个时代,感谢高考,感谢党。”李真用这样一段话结束了我们的采访。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