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我的1977
3  4  
PDF 版
理想在那个冬天里升华
人生在追逐梦想中精彩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打印】  

人生在追逐梦想中精彩
■本报记者 王 红 文/图
中原网  日期: 2007-06-08  来源: 郑州日报  
  感言:

  高考、大学、命运,如此简单的三个词,一旦串联起来,似乎跟“成功”之间有了某种必然的联系。其实,成功,更应该是岁月积淀的水到渠成!

  郭丛拔,郑州大学中文系77级学生,现为河南国信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

  梦想在快乐生活中积淀

  1968年9月1日,高中毕业一年后,昔日郑大附中(今河南省实验中学)尖子生郭丛拔成为全省第一批下乡知识青年。出发当天,送行的父母泪眼蒙目龙,可怀着“扎根农村”饱满热情的郭丛拔始终兴高采烈,这个从小在省城长大的青年对新生活充满向往。

  “也许会有人觉得下乡生活挺苦的,可我好像很享受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两年半的插队生活简直眨眼就过去了!”说起那段岁月,郭丛拔一直都觉得很快乐。到达河南信阳罗山县,20岁的郭丛拔立刻和大家一起热火朝天地干起来:没有宿舍住,自掏腰包盖房子;村里吃水难,一起打水井;务农没经验,就跟着老乡苦学技术。很快,知青们有滋有味地融入到了当地的日常生活当中。

  1971年,由于表现优秀,郭丛拔被推荐招工到了郑州煤矿机械厂。在亲朋好友的眼中,干部家庭出身的郭丛拔居然回城当了铆工,这个辛苦的工作岗位确实称不上一个理想的选择。可他却乐呵呵地接受了农民到工人的身份转换,他说:“在厂里,师父很好、工友很好、食堂的饭好香,而且我当铆工每个月不但有工资,每月粮食定量还有49斤,比一般人多了近一倍,多好!”

  就这样,光阴转瞬即逝,虽然偶尔会遗憾眼前的天地不够宽广,但郭丛拔还是在快乐中迎来了29岁。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当时已在郑州机床厂担任团支部书记的郭丛拔没有任何犹豫,决定报考上海复旦经济系。由于酷爱读书,又有着“老三届”的扎实功底,郭丛拔高考成绩相当理想,但却因为“年龄偏大”错过复旦,最终进入郑州大学中文系。四年大学生活,带着工资进校园的郭丛拔自由自在享受着读书时光,毕业后又顺利进入人人艳羡的省直机关。

  奔跑在追逐成功的大道上

  下乡、务农、做工、高考、读书、从政……虽然在大家看来,郭丛拔人生经历中的每一次转折起伏都着实让人吃惊,然而在他眼中,无论是田间的农耕劳作、工厂里的高温焊接,同样跟他高考之后在政坛、商海的打拼一样,都只是顺应时代大潮的选择。

  1986年,市场经济的气息悄悄涌动,这让一直渴望飞翔的郭丛拔有了更大的梦想。然而,从省直机关到下海经商,他的决定几乎招来了一致反对,人们不理解,一个前途大好的机关干部,怎么会放弃一切投身未知!

  几经努力,郭丛拔终于在自己的执著下投身商海。由于对房地产行业完全不了解,一进入河南国信房地产有限公司,他就先从建筑工地基础的工程质量监督学起,挑选地皮、审批规划、图样设计、购买材料、施工监理……找到了理想的职业,郭丛拔如鱼得水,长久的等待让积淀许久的能量喷薄而出。两年后,郭丛拔终于在一个陌生的领域开拓出了新的天空,由于工作出色,1988年,不惑之年的郭丛拔成为国信地产“掌门人”。坐上当家人的位置后,郭丛拔似乎对舞台的感觉越来越好,多年扎实的基础锻炼、敏锐的市场判断力,为他的决策和公司的发展提供了保障,20年间,企业逐渐壮大成为省内房地产行业的翘楚。

  从郭丛拔位于农业东路的英特大厦19楼办公室向下俯视,被称为省会财富大道的经三路上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在这里,似乎更能让人清晰地感觉到城市繁华带来的成功欲望。这么多年奔跑在追逐梦想的路上,难道从来没有害怕过选择失败么?面对记者提问,郭丛拔的回答简单干脆:“有什么可怕的,就算彻底失败,最多也不过是过回穷日子!再说,既然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儿,根本不会去想是不是太累,是不是辛苦,就是真的累了、摔了,自己的选择,也没啥好抱怨!”

  回顾历史,郭丛拔深有感触:“无论是人才稀缺的30年前,还是大学生集体遭遇‘贬值’的现在,我都不认为高考能够使人‘一步登天’。就像建设任何一栋高楼,坚实的地基、合格的材质、严格的施工……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走在追逐成功的路上,高考只是一段宝贵的岁月积淀。无论人生做出哪种选择,不妨学着感谢时代、参与时代、推动时代、享受时代。”

  6月,正当数千万高三考生摩拳擦掌、立志通过“高考”搏出精彩未来的同时,新一茬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应届毕业生们,却在就业难的重压下,深深陷入“精英”还是“草根”的困惑当中。

  “看着时下那些急于成功的年轻人,有时候我真替他们着急啊!”接受记者有关高考恢复30年的回顾专访,这位77年高考的第一批受益者——河南国信房地产有限公司“掌门人”郭丛拔的开场白出人意料:“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高考、大学、命运,如此简单的三个词,一旦串联起来,似乎跟‘成功’之间有了某种必然的联系。可30年后,生活的经验告诉我,成功,其实应该是岁月积淀的水到渠成!”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