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要闻综合
3  4  
PDF 版
高考填报志愿明日开始
企业一次性裁员超10%须报告
郑州铁路局加开4对临客
图片新闻
我省3家医院可做器官移植
冲刺国家环保模范城
香港中文大学在豫招生12人
新媒体原创大赛展现新河南
国际驾照 国内目前行不通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冲刺国家环保模范城
创模任务悉数落实到各部门
中原网  日期: 2007-06-09  来源: 郑州日报  
  当前,我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已进入最后行政验收阶段,如何以创模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城市环境质量?近日,记者从市创模办了解到,我市已制定出详细的任务分工表。

  其中,6县(市)及上街区的主要任务是: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按期完成目标任务;按照饮用水源保护区规范要求划定保护区域,完善保护措施,以县(市)政府名义设置永久性标志;加快电厂、燃煤大锅炉袋式除尘及脱硫装置的建设,制定电厂脱硫计划,确保二氧化硫总量控制任务完成;加强辖区排污企业环境保护监管力度,确保治污设施正常运转,运转记录齐全,环保管理档案资料完备,排污口标志牌设置规范;补充完善重点点源一源一档资料并按要求完成2006年资料上报工作;制定并完善环保应急预案措施,对辖区内产生危险废物的企业加强监管;加强辖区煤矿废水综合治理,确保达标排放;加强辖区内排污企业监管确保出境河流断面水质达标达到省、市目标要求,新密、新郑市和中牟县要做好双洎河、贾鲁河沿岸企业的排查工作,加大监管力度,确保达标排放;加强辖区创模宣传提高市民对创模的知晓率和满意率确保公众对城市环境满意率在85%以上。

  市内5区、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主要任务是:加快电厂、燃煤大锅炉袋式除尘及脱硫装置的建设,制定电厂脱硫计划,确保二氧化硫总量控制任务完成;加强辖区排污企业环保监管力度,确保治污设施正常运转,环保管理档案资料完备,排污口标志牌设置规范;制定并完善环保应急预案措施,对辖区内产生危险废物的企业加强监管,并督促其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和措施;加强辖区煤矿废水综合治理,确保达标排放;加强辖区内排污企业监管确保出境河流断面水质达标达到省、市目标要求。同时做好点源、迎检部位环境卫生及沿途环境整治工作;取缔市区露天烧烤、燃煤大灶,杜绝反弹现象,加强建筑施工噪声及工地现场管理等。

  市财政局主要任务为:落实创模所需资金,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纳入财政年度重点预算,保证资金及时到位,城市环保投资占GDP的百分比持续大于2.0%。

  市政管理局主要任务为:加强饮用水源保护,严格执行各项国家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管理有关规划、法规、标准等要求,杜绝发生污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事件。每月10日前,向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报送上月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取水量;王新庄、五龙口污水处理厂满负荷运行,马头岗污水处理厂7月底前建成进水;加快河道综合整治工作,金水河、东风渠、熊儿河水质达到功能水质标准,确保市内无劣Ⅴ类水体;加快垃圾渗滤液处理场的建设并投入使用,确保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大于85%;加强公交车污染的治理工作,改造刹车系统,降低刹车噪音;垃圾清运车要全部实现密闭运输,减少尘土散落和飞扬等。

  市园林局主要任务:为提高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确保达到35%以上。

  市环保局主要任务为: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大力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确保“城考”继续名列全省第一名;完成我市“十一五”规划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年度计划;杜绝发生污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事件;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100%;完善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指挥系统;开发环境及污染源现场支持系统和环境信息发布查询系统;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制度;开展全市创模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开展国家ISO14000示范区、清洁生产审核、国家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和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环境友好企业等创建活动;强化建设项目环评,“三同时”和规划环评管理工作等。

  市林业局主要任务为:完成生态环保工程建设2007年度任务,加快风沙生态治理工程和农田林网建设,控制风沙扬尘;加快森林公园建设,进一步扩大森林覆盖率等。

  市建委主要任务为:城市环保投资占GDP的百分比持续大于2.0%;建筑工地控制施工扬尘,实现封闭式施工;施工运输车辆实行密闭运输,净车出入工地;建筑工程用车、市区内的混凝土运输车等车辆污染物达标排放;加强建筑噪声管理,防止噪声扰民现象的发生等。

  市发改委主要任务为:将郑州市“十一五”环保规划和总量控制计划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确保单位GDP能耗、水耗逐年降低等。

  市经委主要任务为: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合理规划工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开展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确保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大于70%等。

  本报记者 成 燕 通讯员 黄 琳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