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4版:郑风
3  
PDF 版
你还不想戒烟吗
大清相国
图片说明
金匮银楼
老郑州街巷名称的演变(上)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上海老味道》
老郑州八怪之——烧煤连土买
蚊香小史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郑州地理
老郑州街巷名称的演变(上)
朱永忠
中原网  日期: 2007-06-10  来源: 郑州日报  
  郑州老城区街巷名称的形成和演变,有它及其丰富的内涵,每一条街巷的兴废,无不打上历史的烙印。

  时丰街:明嘉靖《郑州志》建置·街衢卷记载,州衙前一条南北街名曰时丰街,明、清群众习惯称衙前街,民国2年(1913年)改郑州为郑县时这条街遂改名为县前街,1927年更名中山前街,1948年10月,郑州解放,市政府成立,该街叫市府前街,1966年更名向阳路,1978年更名管城街。

  卢医庙后街:因位于卢医庙旁,故名卢医庙街,明、清时期改称磨盘街迄今。

  里仁街:该街原名里仁街,民初改名西大街,1927年改为中山西街,1930年恢复西大街,1966年更名解放中路,1978年恢复西大街。

  清平街:明、清称清平街,民初改名北大街,1927年改为中山北街,1930年恢复北大街迄今。

  贡院街:明、清称贡院街,民国更名法院东街迄今。

  府馆街:明、清称府馆街,民国更名马号街,建国后更名为管城东街迄今。

  敏德街:明、清叫敏德街,民初改为东大街,1927年改名为中山东街,1930年恢复东大街,1966年更名为解放东路,1978年又恢复为东大街。

  火神庙后街:该街位于火神庙旁,明、清称火神庙后街,1927年更名为鼎新街迄今。

  花园门街:原名花园门街,明崇祯年间改称纸坊巷,明末该街建书院,故名书院街,1966年更名红光东街,1978年恢复书院街。

  咸宁街:明、清时称咸宁街,民初更名南大街,群众俗称槐花街,1927年更名中山南街,1948年恢复为南大街。

  北郭门大街:民初西关大街往北的街叫北郭门大街,群众俗称北下街,后定名为北下街。

  营门街:民初该街建有叶济生祠,故改名叶公生祠街,但群众仍称营门街。

  城隍庙前街:该街位于郑州城隍庙门前,故名城隍庙前街,1936年改为职工路迄今。

  马王庙后街:该街位于管城驿马王庙后,故名,后改名为代书胡同迄今。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