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恢复高考30年后的今天,高考改革成了争论最多的教育话题之一。
高考至今仍是百姓认可度最高的人才选拔制度,但是其缺陷也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随着时代发展,高考制度已站在了改革的十字路口。
焦点一:一考就能定终身?
2006年6月7日下午,陕西渭南一名女生比规定入场时间迟到了两分钟,被挡在考场门外。女生跪地痛哭哀求却无济于事……对于无数孩子来说,高考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生轨迹的走向。“一考定终身”是人们对高考最大的不满之一。
为给高考“减负”,有关部门进行了多方尝试。
——减少科目。1994年,高考科目从7科减到5科,但学生应试训练强度未见降低。
——降低难度。2001年,北京考题难度略有下降,清华大学录取线立刻从前一年的600分升到625分。
——分散考试。2000年,北京、安徽等省市开始试行春、夏两季高考,然而由于春考招生人数少、招生学校有限,除上海外,目前其余省份均已放弃这一尝试;去年又有专家开出“一考变多考”的药方,目前教育部正在研讨。
日前一项调查显示,多数人认为,30年来,高考对学生的压力有增无减,原因是他们除了高考没有别的出路。
焦点二:一把尺子量天下吗?
“当前的高考‘一把尺子量天下’,这显然不科学。”国内知名管理学专家孟昭春是1977年参加高考的,他感谢高考,但同时认为,单一尺度的高考造成了深层的不公平。不同学生的不同专长、兴趣和职业倾向被高考压抑了。
为突显学生个性,1999年教育部开始试行“3+X”考试方案。数年来,对这项改革评价不一。去年在十省份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多数人认为“3+X”体现了“一般”和“特殊”相结合的现代教育理念,但仍有约三成学生认为这种方案加重了偏科倾向和课业负担。
为体现区域特色,2000年上海率先打破全国统一命题的传统,实行自主命题。这项旨在促进区域考试公平的改革获得了较广泛的认同。
焦点三:能否不再制造“书呆子”?
2005年,因面试不过关,11名内地高考“状元”被香港大学拒之门外。应试教育造成大批学生“高分低能”,已是不争的事实。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教育主管部门就试图在高考中加大能力测试的比重。语文、政治等科目,试卷中课本知识如今在一些地方已降至20%,其余内容则是能力考察。
2006年4月,上海交大和复旦大学尝试面试招生。尽管面试招生的公正性、主观性以及成本还有待实践检验,但是把学生从课本知识中解放出来已是大势所趋。
焦点四:“废除高考”是否可行?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范谊建议“废除高考”,引起了激烈争论。
事实上,拓宽人才选拔渠道的探索一直在进行。1984年,我国开始进行保送生试点,但随之出现了中学申报材料作假、干部和教师子女保送比例过高等不良现象。到2001年,保送生规模大幅压缩。
还有高校自主招生改革。2003年,教育部在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扩大自主选拔录取试点,这项改革为选拔人才拓展了空间。但出于公正性的考虑,自主招生比例一直控制在本科招生计划的5%。
目前,中国还找不到一套比高考更加公平有效的选拔制度。
据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