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9版:文娱
3  4  
PDF 版
第13届上海电视节开幕
全国掀起“河南风”
美国第61届托尼奖揭晓
李健: “单飞”我不后悔
青春文学作家水格变身郭敬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省属艺术表演团体叫响艺术品牌
全国掀起“河南风”
本报记者 王一博
中原网  日期: 2007-06-12  来源: 郑州日报  
  《程婴救孤》、《木兰诗篇》、《村官李天成》、《森林里的故事》、《常香玉》、《飘扬的红丝带》、《婚姻大事》……

  近年来,省属艺术表演团体通过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将河南艺术传播到全省各地和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一大批精品剧目不断在全国重大赛事上披金挂银。全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实施以来,我省每年都有优秀作品进入初选剧目。《程婴救孤》更是摘得了全国文华大奖,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文化艺术取得的最好成绩。

  本土文艺精品“一串串”

  2006年,省属8家表演团体演出场次达到1042场,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河南风”,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比改革、比创作、比排戏、比演出,省属艺术表演团体将目光盯住市场,不断推陈出新,演出市场空前活跃。自去年以来,省属艺术表演团体就创排、复排了《红娘》、《白蛇传》、《花木兰》、《红菊》、《少年杨靖宇》等20多台剧目。其中,反映艾滋病防治与反歧视题材的《飘扬的红丝带》,在国内14个省、市、自治区巡回演出33场,受众近50万人次;反映基层党建工作的《村官李天成》,被上海市委选定为“三个代表”教育剧目,在上海11个郊区县连演20场;获得文华大奖和国家舞台精品剧目的《程婴救孤》巡演香港、澳门和台湾,在当地引起轰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另外,《百姓书记》、《悠悠我心》、《任长霞》、《洪战辉》等一批紧扣时代脉搏的名剧目唱响全国。

  “活力”源于改革创新

  省属艺术表演团体出现的显著变化,得益于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由于先后对投入、人事、分配制度进行大胆动作,激发调动了艺术表演团体创作生产的积极性,将一批优秀艺术人才推到了领导岗位,有力地带动了各个院团的艺术创作和生产,促进了演职人员出名作、排名戏、创名角、带名团。

  同时,各剧团纷纷创新思路,面向群众,面向市场,不断改革剧本运作方式。鼓励著名演职人员成立个人工作室促进创作生产;通过举办戏剧大赛、青年演员大赛、音乐舞蹈大赛、杂技比赛、剧本征集等活动,催生出一大批深受观众喜爱的优秀剧目;在营销模式上,省属艺术表演团体打破身份界限,广络社会人才,建立灵活的经纪网络。为稳固占领省内演出市场,开拓省外市场,各艺术表演团体不拘一格,聘请一大批有市场运作经验的中介组织和经纪人,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市场营销网络。截至目前,8家艺术表演团体的市场营销队伍达300多人,遍布全省各地和周边省份中心城市。营销队伍的壮大,营销方式的灵活多样,扩大了艺术表演团体的社会影响和市场演出份额,演出收入明显提高。

  据统计,仅今年1~5月份,8家艺术表演团体就演出520场,实现演出收入近990万元,演出场次、收入分别与2006年同比增长了15%和20%。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