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3  4  
PDF 版
大清相国
鑫匮银楼
庄 上
西晋文学家潘尼
《金丝猴部落》
政 绩
春 雪
一考未必定终身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西晋文学家潘尼
李景会
中原网  日期: 2007-06-13  来源: 郑州日报  
  潘尼是今郑州市中牟县城关镇大潘庄村人,是西晋文学家,自幼就才气横溢,但他性格恬淡,不喜欢争名夺利。晋武帝太康六年,即公元285年,潘尼被举荐为秀才,并出任太常博士(太常寺的属官)。晋惠帝元康二年,即公元292年,潘尼出任太子舍人(太子詹事府属官)。晋惠帝元康八年,即公元298年,潘尼又升迁为尚书郎,两年后又转任著作郎,负责编修国史。潘尼不论在何处任职,都是勤勤恳恳,忠于职守,废寝忘食,细致谨慎。在任地方官期间,潘尼宽容百姓,体恤民情,深得民心,是当时难得的良吏和清官。

  晋惠帝永康元年,即公元300年,当时的赵王司马伦兴兵作乱,把持朝纲。司马伦的亲信奸臣孙秀当权,此人诬陷大臣,官报私仇,致使朝廷之中血雨腥风不断,人人噤若寒蝉。潘安和石崇惨案就发生在这个时期。潘尼认真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预感到朝廷之中即将风云突变,就借病请假,要回归故乡中牟,一方面养病,一方面给先人扫墓。朝廷准其所请,他立刻离开了京城,日夜兼程回故乡中牟。他辞别朝廷之后,一场残酷的政治斗争就开始了,潘尼却得以避免了一场生死未卜的灾难。后来,齐王司马炯在许昌起兵讨伐司马伦,潘尼立刻从中牟起身,赶往许昌见司马炯,被任命为参军兼书记,征讨作乱的赵王司马伦。司马伦之乱平定之后,潘尼被封为安定公。后来,一直升任中书令(相当于后来的宰相),又任太常寺卿,足见朝廷对他的器重。

  晋怀帝永嘉五年,即公元311年,“永嘉之乱”开始,当时的京城洛阳危在旦夕。这时,已经花甲之年的潘尼身体已经十分衰惫,他携带家眷,离开了洛阳,踏上了回归故乡中牟的路程。行至成皋的时候,被乱军阻隔住了归程,无法前行。不久,潘尼在坞壁(泊船之处)病故,享年61岁。

  潘尼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一位很重要的文学家,他的文风和潘岳极其相似,注重文采。《昭明文选》中收录有他的《迎大驾》一诗,描写了潘尼对于时局的忧愤之情,钟嵘在其《诗品》中赞誉这首诗“文采高丽”。另外,潘尼还写有《石榴赋》、《安身论》、等作品,深受后人所重。明朝的扫叶山房曾经刊行过潘尼的著作——《潘太常集》十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