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0版:体育新闻
3  4  
PDF 版
5:0 中国队开局梦幻
CBA“老状元”昨到郑
“冤家”宜解不宜结
体坛动态
河南天冠获亚军
河南男排的“吉祥三宝”
河南队主场斗浙江
陈耀烨闯入半决赛
李永波:热得发晕
WCG中国区锦标赛郑州赛区落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随笔
“冤家”宜解不宜结

中原网  日期: 2007-06-13  来源: 郑州日报  
  如果说拥有12项超级赛、苏迪曼杯赛、世锦赛、大师赛等多项重要赛事的2007年是世界羽坛的“多事之秋”,那么这一年恐怕也是众多媒体的多事之年。

  媒体“好事”,无可厚非,一为吸引眼球,二为创收赢利,说白了,“眼球经济”的产物而已。

  林丹是中国羽毛球的男单领军人物,人长得帅,球打得好,是世锦赛冠军,还长期占据世界头号男单宝座;陶菲克是印度尼西亚的“国宝”,雅典奥运会男单冠军的头衔更为他增添了国际影响力。国际赛场两人多次相遇,互有胜负,但都因个性十足,成为媒体的“猎物”,让两人互相“宣战”更成了众媒体乐此不疲之事。

  于是乎,简单的比赛却增添了不少“作料”。

  如今,两人同时现身苏迪曼杯赛场,作为两队头号男单,两人很可能又要有一番较量,媒体掀起新一轮造势似难避免。

  突出新闻点不是错,但过度炒作却容易变味,而且这也不可避免地给两人的竞技和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以林丹为例,亚运会三遇陶菲克两胜对手却在男单决赛中败北,原因很简单,当天林丹始终无法静下心来,“恩怨”使然。

  媒体最初炒作之时,两人或许还会被“利用”,打打嘴仗,互相宣战。时间长了,估计两人也会感到乏味。现在林丹很少提及陶菲克,而陶菲克在首场输给韩国队的比赛后也调侃记者:“不要问我林丹,可以问我个人,可以问我比赛。”

  其实两人不是“冤家”,他们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媒体和两人更不是“冤家”,但依然要送给媒体一句话——冤家宜解不宜结。只有给两人留出足够的空间,他们也才可能给大家带来更精彩的对决。

  新华社记者 公 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