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7版:综合新闻
3  4  
PDF 版
关注今年高招 解答热点问题
市招办预估高招录取分数线
跳小交警韵律操
不要用数字编造幸福感!
“千城一面”是对城市文化的摧残
姓名还是简短点好
漫画:壮阳不妥
地理标志保护获批准
连听证会都用“托儿”,民意在哪里?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打印】  

连听证会都用“托儿”,民意在哪里?

中原网  日期: 2007-06-13  来源: 郑州日报  
  安徽省合肥市污水处理费每吨上调了0.2元至1元不等,导致了自来水到户价格相应提到2.15元/立方米,突破了市民的心理价位。人们发现,相关部门举行的调价听证会上,8位听证代表中有4位的名字经常在其他听证会上出现……(6月11日《法制日报》)

  这个社会,“托儿”真多,过去,卖布有“布托”,卖鞋有“鞋托”;此后,社会出现形形色色的“托儿”一族,看病有“医托”求学有“学托”,坐车有“车托”,上酒吧有“吧托”,有些联欢晚会有专门鼓掌的“鼓托”,如今听证会也有“听证托”。

  本来,“听证会”是“舶来品”,是政府在事关民生的重大决策前充分听取民意、公开博弈的一种方式。可谁曾料到,“橘”一旦到了淮北,就成了“枳”,严重走味。听证会请来“听证托”,舍弃听证本质,徒留听证形式,从这些人身上听来的“民意”是什么民意?是伪民意,是对真民意的强奸与亵渎。近年来,这种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使人们对听证会兴趣骤降。

  “听证托”式的听证,是典型的叶公好龙,说明组织者主意已定,并不愿意与民众分享决策权力,只想通过听证这种形式来为自己的主张、决策披上“民意”的外衣,降低推行阻力罢了。 练洪洋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