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7版:综合新闻
3  4  
PDF 版
关注今年高招 解答热点问题
市招办预估高招录取分数线
跳小交警韵律操
不要用数字编造幸福感!
“千城一面”是对城市文化的摧残
姓名还是简短点好
漫画:壮阳不妥
地理标志保护获批准
连听证会都用“托儿”,民意在哪里?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千城一面”是对城市文化的摧残

中原网  日期: 2007-06-13  来源: 郑州日报  
  日前,国家文物局负责人说:“现在一些城市,将历史文化遗产当成了经济发展的阻碍,片面追求城市建设风格的新、奇、特,使众多城市风貌陷入了‘千城一面’的境地。”文化部负责人则表示,尊重和珍惜城市的历史传统、地域风貌和民族特色,方能保持并彰显一个城市所独有的文化韵味。城市中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见证着城市的生命历程,我们要精心呵护历史文化遗产,维系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6月11日中国新闻网)。

  的确,当今的一些城市正日渐变成不分你我、似曾相识的“克隆面相”,这不仅令城市在风格上失去了格调和个性,更令城市文化失去了应有的精气神。何以如此?

  其一,“千城一面”在经济方面属“重复投资”,在建设思路上属“重复运作”,还直接导致建设及人文资源的巨大浪费,而其罪魁就是贪大求洋的发展思路。

  其二,“千城一面”的祸首是因为决策过程中的长官意志取代了科学民主,某些地方的“规划权”实际上掌握在少数领导手中,而其在城市建设或城市规划上只不过是“门外汉”。但不幸的是,他们面对不懂的东西却极有胆略、勇于拍板,至于专家的意见、公众的建议,则常常连“参考”的资格都不具备。只要他们看上眼的参照目标,都会很快催生出一个大致的仿制品,某些城市在仿制速度上“明争暗斗”,其结果自然只能是“千城一面”了。

  故而要规避“千城一面”和城市文化的精气神遭扼杀,便必须在城市规划决策中主动集纳民意,积极听取专家们的意见,充分进行论证。如此,才能使城市“自然生长”,并使城市文化应有的精气神得以浩然长存。     侯玉红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