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观 点
3  4  
PDF 版
搞好主题教育活动须注意的问题
权力文化与腐败犯罪
发挥黄河水资源优势 促进郑州和谐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的着力点
集体舞与早恋
把郑州的区位优势利用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实施素质教育的着力点

中原网  日期: 2007-06-15  来源: 郑州日报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以提高人即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培养学生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把素质教育贯彻于教学之中,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摆在我们广大教师面前的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下面就如何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更新观念

  柳斌同志说:“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转变观念的关键是在于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成学生主动全面多角度发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创造。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方面的发展和志趣特长不尽相同,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要实现素质教育,首先教师要创设条件,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觉地把素质教育融于教学之中,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笔者认为,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素质的教育

  1.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我国古今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激发他们为四化建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献身的精神。

  2.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在教学中,要自觉地用唯物辩证法观点阐述教学内容,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

  3.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教育。素质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良好的行为方式(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等),并把这些良好的行为方式转化为他们的良好习惯,终身受用之。

  (二)思维能力的培养

  我们应把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既有明确的方向,又有自己的见解;既有广阔的思路,又能揭露问题的实质;既敢于创新,又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心理素质的培养

  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它不仅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极其有利,而且对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坚忍不拔的意志、良好的性格特征和自尊、自强、乐观进取的精神也有积极的作用。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对学习兴趣的动机、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培养两个方面。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各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活动。在教学中,通过设计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发现的快乐,从而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2.在教学中,还应当注意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和训练。如:注意力的培养、长期反复思考同一问题的意志品质的培养、独立思考精神的培养等,使学生形成不怕困难、坚忍不拔、刻苦钻研、顽强拼搏的优秀品格。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切实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工作中去,为培养振兴中华的高素质人才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冯 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