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郑风
3  
PDF 版
故乡的麦垛
大清相国
宋太祖祈雨台
蜘蛛庙
占据
《兰姆书信精粹》
端午节的记忆
如此搭车(外一篇)
金匮银楼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故乡的麦垛
茹喜斌
中原网  日期: 2007-06-18  来源: 郑州日报  
  在盛夏的季节里,一个又一个麦垛都站起来了!

  这麦垛就像立体的诗句,静静地站在故乡的麦场上,让你去读,让你去品,让你去一次又一次地陶醉。而激情的阳光和浪漫的月光,就像轻盈的鸟翼,亲亲地飞过饱满的麦垛,让它散发出浓郁而又香甜的味道,散发出浓郁而又香甜的思想,也让乡亲们的夜梦里扑棱棱飞起一双双欢乐的翅膀。

  乡亲们说过:“麦垛也是花朵”,是槐花一样的花朵,桃花一样的花朵,牡丹一样的花朵……就盛开在晒红了脸膛晒脱了皮肤的日子里,就盛开在汉子们那汗流浃背的劳作里,然后,就站在犁耧锄耙亲吻过的田野上,绽放着富足和欢乐,也诱惑着人们心里的种种美好的渴望。那渴望,就是年年都要开放的花朵。

  麦垛的大小多少,是一目了然的现实。这现实就是成篮子的白馒头,成锅的白面条,以及蘸着蒜汁和辣椒油的滋味和享受,就是小孩子们满街里疯跑的身影打旋儿的笑声。这曾是乡亲们多少年代的梦想和希望。因而,说麦垛是诗时似乎又有点太玄乎太浪漫,有点飘在天上的感觉。

  我站在麦垛跟前的时候,心里有着殷实的感受,有着不断发酵的甜蜜和陶醉。因为,我看到了大伯吸着纸烟时那满心踏实的笑意,我看到了大婶儿往地里送饭时那美滋滋的眼神儿,我听到了大姑娘小伙子们打打闹闹时那脆生生飞扬的笑声……这一切都是如此的现实,又如此的香甜,比诗更实在更亲切。

  麦垛,在乡亲们的眼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生活,是站在辛苦和汗水里的生活,是煮在锅里蒸在茏里的生活,是站在梦想和现实里的生活……

  但我知道,麦垛在艺术家的心里,的确是一首诗,是一支歌,是一帧迷人的艺术照,是一幅掩映在夕阳炊烟绿树里的写意画,是一部小说里最为生动迷人的背景。我不想否定艺术家们现实或抽象的感受,因为这麦垛太美、太生动、太形象,因为这麦垛托起的是乡村里一天赛过一天的好日子。因为这麦垛就是故乡里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一道能让我在心里保存一生的风景。

  我知道乡亲们和艺术家之间也有着相同的认识,那就是这麦垛不仅印证着生活的富裕和快乐,也印证着生活的艰辛和劳累,印证着那些躬腰拉犁挺腰挑肥的日子,那些一颗汗珠摔八瓣的日子,那些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喘息粗重的日子。麦垛的丰满的形象,阐述着一种意志和力量,让我崇拜,让我敬仰,让我一次次反省离开故乡的生活,让我不敢倒掉一点剩饭,不敢有一丝的浪费。

  在故乡生活的日子里,我曾垛过许多麦垛,每年算计着能打多少麦子时,看一眼麦垛就知道了。麦垛在我心里非常神圣。它是一种度量的单位,也是一种渴望的尺度。那时候,它就是孩子们最亲近的地方,捉迷藏、逮麻雀、数星星都在这麦垛的旁边。而这些孩子们在嬉戏玩耍中流露的喜悦,就像麦垛上淌下的阳光和月光,白白净净也肥肥胖胖,甜甜蜜蜜也光光亮亮。

  麦垛在乡亲们的心里是一种福祉和祈求。

  麦垛在故乡的田野上不知站立了多少年代。它与我记忆亲合的部分,就是我最为动心的情感。它的光芒,就像阳光星月之潮,一回回穿透岁月的路途抵达我的心灵,给我启迪,给我力量,也让我勤于一方净土,去耕耘如诗如花的人生。

  在盛夏的季节里,一个又一个的麦垛都站起来了,站成故乡的最为亮丽的风景。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