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少爷摇了摇头:“猫碗是你管的,我不知道。”
彩凤说:“你就说破了,有狗咬你,你就甩出去了,知道不?”
二少爷还是摇头。
彩凤急了,一把扭过二少爷的手,吓唬道:“你若不答应,我就不让你摸奶子了,也不陪你睡觉觉。”
二少爷害怕了,不由连连点头:“好,好,我听你的。”
彩凤把二少爷领到书房来,二少爷结结巴巴地照彩凤的话说了。贾老爷当即就掀翻了桌子,大骂二少爷是败家子。二少爷惊恐万分,只是一个劲地往彩凤身后躲。
贾老爷认定阿福手上的宝贝就是自家的猫碗,他决心不惜倾家荡产也要把这祖传宝贝赎回来。彩凤听说那只猫碗要卖一万大洋,吓得颤抖起来。她想,要是席麻子把此事说出去,她就死定了。当夜,彩凤一宿未眠,噩梦连连。
这天一大早,贾老爷就催汉皋过江找阿福谈价。阿福斜眼看了看腰都站不直的汉皋,说:“宝物赎回去不是不可以,物归原主嘛。可我有言在先,一万大洋,少半块不谈。”
汉皋说:“这宝物本就是我们银楼里的呢。”
“可这宝物现在是我阿福的,知道不?”
汉皋只得恨恨而去。
贾老爷顿时失去了主张,来到祥符古泉店想办法。祥符先生抬头见是贾老爷,立马请进门来。
贾老爷问道:“这王莽钱范果真就值那么多钱么?”
祥符先生说:“依老夫看,顶多值三千大洋。”
贾老爷得到了一些安慰,可仔细一想,这三千大洋分明是自家的呀,不由钻心般地疼。
祥符先生又安慰道:“贾老爷别急,阿福出如此高价,这江水上下的人家还没有人能买得起。即使北平上海的一些大户买得起,可风险也大,货好进而不好出,也很难背得起。依老夫之见,到头来还是要物归原主的。”
听祥符先生这样一说,贾老爷的心安稳了许多。
再说,阿福得了宝,气壮如牛,开始以阿福爷自称。有宝物作后盾,阿福壮着胆子四处借钱,成天卧在皮二爷的烟榻上尽情地抽着。阿福手里捧着金饭碗,可古玩店的生意是越来越不行。阿福想,手里有宝呢,也不害怕。
41
樊城阿福手中有件王莽钱范的消息,通过皮二爷传到了北平古董商们的耳中。皮二爷有个远房亲戚在北平琉璃厂博韫斋当伙计,博韫斋的经理杨伯衡又与美国人福开森关系非同一般,博韫斋的国际生意都是靠福开森来做的。
福开森,乃一传奇人物。他二十岁来中国传教,自打踏上中国土地,就被古老神秘的中国文化迷住了。他流连忘返,痴迷加勤奋使他迅速成长为一个“中国通”。福开森曾担任过刘坤一、张之洞的顾问,北洋时期多次应聘出任总统府顾问,是故宫博物院兼职鉴定委员。
这天杨伯衡在北平煤市街丰泽园饭店招待福开森,陪客的是一帮古玩商朋友。
正当小玲珑弹唱一曲后给客人敬酒时,跟班的接完电话,小心翼翼地来到杨伯衡身边,低声说了几句话,杨伯衡顿时脸色大变。他站起身来,说道:“实在抱歉,眼下有一笔大生意要谈,后会有期。”说完,埋了单,扔下客人匆匆离开了宴席。
那知福开森特爱较真,跟在杨伯衡身后:“杨大爷,你这么着急,到底得到了一笔什么大生意?你们中国有个规矩,同桌生意可要见人分一半哦。”
杨伯衡觉得很没面子,连连道:“好说,好说!”
谁知第二天一早,福开森又找上门来:“杨大爷,昨晚你做的什么生意?能告诉我么?”
杨伯衡没有多想,待福开森再次找他追问时,便将店里的伙计向他说了襄阳阿福得宝的事向福开森说了。福开森如获至宝,当即提出要与杨伯衡联手做成这笔生意。福开森说干就干,次日一早便拿出了一套行动方案。杨伯衡见福开森如此较真,且方案阐述有理有据,油水大着呢,决定亲自带人前往襄阳。
42
杨伯衡带着伙计也就是皮二爷的远房亲戚在襄阳城西一家不显眼的小旅馆里住下。让伙计找来皮二爷,从他嘴里探听到了不少有关阿福王莽钱范的买卖信息,并由此作了一番周密的分析。杨伯衡得知阿福开价一万至今还没找到买主,靠四处借钱抽大烟,而且是天天有债主上门讨债。看来给八千块,货就能到手,但要等他犯烟瘾时跟他去谈。
这一切,贾老爷当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