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4版:版面
3  
PDF 版
黑格尔就在我身旁
连 载
人生不可占有
《保健有方》
咏柳诗及柳诗之争
郑州八怪之一——推车送水卖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郑州八怪之一——推车送水卖
李济通
中原网  日期: 2007-06-24  来源: 郑州日报  
  新中国成立前郑州没有自来水,居民吃的是井水。当时城区水井不少,但有甜水和苦水(因含碱量大而水质苦涩)之分,且苦水多,甜水少,所以吃水相当困难。如何取水、存水,成了家家户户的难题。

  那时,郑州有名的水井,主要有书院街和塔弯(时称“神井”)两口。这两口井,出水量大,终日不竭,加之水质甘甜、洁净,是老城区居民的主要水源。正因如此,这两个地方自晨至夜,人担、车拉的汲水者络绎不绝。但由于路途较远,家无劳力等原因,仍有不少人家吃水相当困难,有时到了“井水贵如油”的地步。所以送水、卖水几乎成一种行业。当年,除少数牲口拉的大车外,卖水者多配有一种特制的独轮送水车。这种车和一般独轮车区别是于车体两侧,各置有一个扁圆形的大木桶,上有注水口,下有出水口。可注水十多担。送水按担收费,一月一清。新中国成立初期每担价格在200~500元旧币(相当于现在的2~5分钱)。不少无业青壮年,以此为生。也有城区农业户,农忙时务农,农闲时推车卖水,贴补家用的。

  送水人很辛苦,每天黎明即起。这时水位高,汲水省力,人也少。而此时不少人家生火做饭,也喜欢用新水。夏季,送水人常常是汗流浃背,加之用水量大,是他们最忙碌的季节;冬日天寒地冻,井口附近凝霜结冰,路滑难行,汲水困难,且容易酿成事故,对卖水人来说,堪称险关。但为了生活,也只能如此。只是这个曾经红火一时的行当,在1954年我市自来水开始普及后,逐渐被社会淘汰,时至今日,很难再见到那终年辛勤劳顿推车卖水汉的踪迹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