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人墨客,以柳入题歌咏不绝,留下了许多富有诗情画意的佳作。特别是唐代以后,咏柳之作盛极一时,赋诗技法新颖巧妙,采取对仗和即景法手法者很多。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等等,咏柳诗词名篇迭出。唐代诗人李商隐诗云:“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把春风吹拂下的柳芽描写得栩栩如生。白居易在《杨柳枝》中云:“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羽不胜莺。”把柳树婀娜多姿、柔美诱人的形象描绘得真切动人。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东栏梨花》中写道:“梨花淡白柳深情,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诗人即景生情,描绘出洁白的柳絮犹如万点雪花飞舞,构成一幅春城无处不飞花的绚丽画卷。
然而,由于诗人所处的角度不同,对同一事物也会乐者褒之,恶者贬之。对柳树的看法同样也有不同,而争执的双方又各自言之成理。在诸多咏柳诗中,一般认为唐代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写的是比较好的。全诗无一柳字,却让柳的形象跃然纸上,把柳的柔美描写得十分真切得体,春柳俨然一个楚楚动人的少女,此诗也成为千古绝唱。但是,在他后300年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却大唱反调:“乱条犹未复初黄,倚得东风势更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曾巩不颂柳色,不赞柳枝,却把柳絮漫天飞舞蒙蔽日月,描绘成一个得志更猖狂的丑陋形象。这一点与杜甫的“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的看法是很相似的,将柳比喻成随波逐流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