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3  4  
PDF 版
告别状元情结
大清相国
《泛广告时代的幻象》
郑州最早的别墅——来青别墅
座右铭溯源
名人与灵感
图片说明
金匮银楼
图片说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泛广告时代的幻象》
传 英
中原网  日期: 2007-06-26  来源: 郑州日报  
  从事传播业的人士,如能多读几本既有实战体验,又能洞察世事真相的著作,情况会好很多。这本书就是这样一本跨学科、跨文化、跨领域的著作——从《世说新语》《红楼梦》,到波德里亚的消费主义哲学、大卫·奥格威的广告体系、后福特主义的社会特征、本雅明对波德莱尔诗意的现代性解读……各家经典与作者的体验贯连一体,把传播业的风云变幻以及国际4A资质的广告传播企业案例,用直面中西文化冲突,游走于主流学科、前卫学说、边缘文化之间的超然态度讲述出来,看破世象,接触真相。

  绝非每个在传播或广告专业修习过的人都能像作者那样,用信手拈来兼影像游走的方式,写一本触及并揭示社会广告幻象的作品。作者经过国际公司实战实践,同时真正贯通了许多文化大师的论断,用来观察消费社会的风云变幻,且不偏不倚,以理服人,这非常难得。中国人发明了“借鉴”一词,但真正要能对着镜子,画出真实的自己,不是课堂里能够学会的,还是要博采众长,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钱钟书讲究“通感”,心有灵犀一点通,就能感动人心。作者写的是广告幻象,其实广告乃至整个传播的本质,与真实世界千丝万缕地牵挂着。作者有着很好的比喻本事,以传承“比兴”传统的文字境界配合现代传播的图像境界,以广告专业语言作为阅读世界的一种方法,难能可贵。至于叙事方式的电影镜头感,隐身主角营造的现场感,脚注方式的突破,引用瞬时性的网络内容,蕴含在阅读过程中,那更是对文化研究者的极大启发。

  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