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提醒
误区一:空调不凉,一定缺氟
错误观点:在炎夏里,一些车主发现爱车的空调不制冷,想当然地判断为“空调缺氟”,直接开到维修站或路边维修店,要求加氟。
解决方法:一定要去正规修理厂,请维修专家做出正确的判断。如果盲目加氟,空调管路里的氟超过标准,系统管路的压力也会相应升高,反而会使系统散热不良,空调不凉。
误区二:润滑油,贵的就好
错误观点:有的车主认为便宜无好货,所以在选择润滑油时觉得价格越贵就越好。
解决方法:其实润滑油不是越贵越好,而选择适合自己车型和季节的润滑油才是正确做法。好的润滑油要根据SAE 黏度级别和API质量级别来选择。以“SAE 10W-40”为例:SAE 是指粘度级别,W指适合冬季用的油,W前面的数字越小,说明这种润滑油的低温流动性越好,冷启动时润滑更好;后面的数字 10、20、30、40 等指黏度的大小,数字越大,表示高温的黏度越高。在夏季换油,最好选择后面数字较大的油,如30以上。
误区三:空调开关锁定内循环
错误观点:一些车主将空调开关始终置于内循环的位置,其实这种方式有些欠妥,空调的调节方式应该随温度和环境而定。
解决方法:启动发动机后,最好运转几分钟后,先打开鼓风机,并开窗通风,待车内温度稍降再开空调,以减少发动机和压缩机的负荷;先使用车内循环,使空气迅速降温,行驶一段时间后,待车内温度与车外环境温度大致持平,再使用外循环,可以保持车内的空气清新。
误区四:洗车时,顺手冲冷凝器
错误观点:有的车主在洗车时,让洗车工用高压水枪顺便冲冲冷凝器和水箱,清理上面的灰尘和杂物。
解决方法:其实清理本身是对的但这种草草的做法欠妥。应该先用压缩空气,从内向外清理表面的灰尘,清理树叶和柳絮等异物,再用水管从内向外冲洗,使冷凝器和水箱彻底干净。
误区五:夏季一定要降低胎压
错误观点:其实,胎压过低比胎压高更加危险。因为胎压过低使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增加,行驶时胎内温度不正常增加。同时,由于胎侧变形严重,内部的钢丝、帘布层老化加剧,高速时也会使轮胎温度迅速增加导致爆胎,并且使耗油量增加,轮胎寿命降低。
解决方法:建议车主们最好去大型正规的轮胎店,为轮胎和备胎充氮气。氮气为惰性双原子气体,化学性质极不活跃,热膨胀系数低,热传导性低,在温度变化时,体积膨胀远比空气低,降低了爆胎几率。充氮气的轮胎行驶时变形小、抓地能力提高,降低了滚动阻力而减少燃油消耗。
选择汽车太阳膜
避免4大误区
误区一:选择深色膜
人们在选择太阳膜时,为了获得更好的隔热效果和良好的私密性,往往会挑深色的太阳膜。其实一般的“黑纸膜”、“茶纸”根本就不隔热,膜的隔热效果由膜中是否含有隔热层决定。专业膜颜色虽浅,但在烈日下可阻挡700瓦的热量(太阳辐射为900瓦/平方米),低档的深色膜却只能阻隔300瓦的热量。
误区二:认准红外阻隔率
红外线阻隔率95%就意味着隔热95%?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太阳的辐射热中只有53%来自红外线,另外有3%来自紫外线,44%来自可见光。所以即使一种膜可以阻隔100%的红外线辐射热,也仍然有47%的太阳辐射热需要对付。
误区三:贴两层膜
贴两层膜通常会导致这样两个问题:首先,膜的粘胶设计是针对在玻璃上粘贴的,它不能保证两层膜之间完好地粘结。其次,第二层膜可能会立即粘牢第一层膜,来不及将水分挤出。通常,贴两层膜易产生气泡和水袋,而且这些还会随时间推移而变大、变多。实际上,如果需要贴膜使车内更暗,可以选贴透光率低的膜,而不需要贴两层。
误区四:隔热玻璃无需贴膜
隔热玻璃只能阻隔部分热量,并不能抵挡紫外线。太阳膜独有的防爆性能可保证玻璃遭受外力撞击碎裂后仍粘在原位,不会四处飞溅,保证车内人员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