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五教授上书中央直陈新农村之困
陕西官员举报8年扳倒省级高官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五教授上书中央直陈新农村之困
最高层两次批示要求给予高度重视
中原网  日期: 2007-07-06  来源: 郑州日报  
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在新农村建设这部事关中国前途的历史剧中,随着剧情的深入,近半个中国启动了新型合作医疗、4800万名西部中小学生开始享受免费教育、2006年一年中国农民每人腰包里多了300块钱、沿海城市打造了一个个高档的试点新村。

  在八面风光之下,5位大学教授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这部历史剧当之无愧的主角——中国9亿农民,还没有入戏,他们还不能适应帮助他们发家致富的种种政策,而那些已经入戏的人们似乎并不知道农民兄弟究竟需要什么。

  剧情的发展由三股力量推动,一股是知识分子和民间组织发起的新乡村建设运动;一股是世界银行等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开展的扶贫项目;第三股就是各个地方政府推动的新农村建设。前两股是非正规部队,后一股是新农村建设的王牌军。

  非正规部队思路清晰,但缺乏资源,更存在合法性的问题,至今步履维艰。王牌军手中资源丰富,但无法摆脱行政执行的路径依赖,最终是“财政支农两千亿 农民受益毛毛雨”。三股力量都面临挑战,这部大戏如何才能完美演绎?

  

  中国农大5位教授的发现

  

  今年年初以来,一份摘编的文稿一直在各大部委之间传阅。半月之前,一位国家领导人在这份并不起眼的新农村建设材料上做出批示。

  这份材料是由中央政策研究室根据中国农业大学叶敬忠等5位教授呈送的报告摘编而成。5位教授向中央汇报,他们发现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与农民无法参与政策制定及实施有关。

  这是国家领导人对5位教授上书的第2次批示。2006年11月中旬,另一位国家领导人已经对该报告予以批示,认为报告反映的内容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的切身利益,必须对报告反映的新情况抓紧研究。

  一年前,新农村建设战略正式开始实施,但在一个拥有世界22%的人口、耕地面积不足世界10%的国度,迅速改善农民生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中央政府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投入巨额资金——2006年支持“三农”的资金达到3397亿元,2007年又增加了520亿元,达到3917亿元。但是,叶敬忠等5位教授通过调研认为,农民成了这场盛宴的被动接受者。

  “他们集体失语了。他们缺少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本来这台大戏他们是主角。”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叶敬忠对记者说。

  

  外部力量主导

  

  在2006年,国家正式实施新农村建设战略后,在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路上,出现了三股力量:一股是知识分子和民间组织发动的新乡村建设运动;一股是世界银行等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开展的扶贫、培训农民等项目;第三股力量则是政府推动的新农村建设。

  这三股力量虽然殊途同归,但彼此的意见并不一致。

  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路径选择上,很多学者认为新农村建设应该和城市化同步进行,解决“三农”问题,重点是通过城市化减少农民。有的学者对此却表示忧虑——城市化可能带来的是失业、贫民窟。

  而在发展的重点和次序上专家们也存在争议。比如,应该优先发展经济还是发展文化建设、应该发展“村容整洁”还是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应该解决农村负债还是培育新型的农民。

  在实际运作中,出现了多种模式:传统乡建运动中知识分子主导的新农村,以韩国、日本新村建设为模板的新农村,以华西村为模板的新农村甚至新村庄建设的新农村等。

  “新农村建设到底想干什么,可能有关方面也没想清楚,所以各有各的做法。”6月24日,茅于轼在给记者的一封电子邮件中说道。

  

  另类新农村建设

  

  2006年初,国家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字方针定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2006年5月至6月,叶敬忠带领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生在分别位于中国东部、西部、南部、北部的4个省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新农村调查。

  他们调查统计发现,在什么是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方面这一点上,46.8%的农民认为是生产发展,34.3%的农民认为是生活宽裕,4.7%的村民认为是乡风文明,8%的村民认为是管理民主,仅有6.5%的农民认为是村容整洁。

  事实上,从2006年至今,各地新农村建设最主要的活动就是基础设施建设——盖房、修路,有些地区也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但“绝大多数村庄的新农村建设处于筹备和搁置状态,缺少实际的举措”。

  2006年农业部颁发的《农业部关于实施“九大行动”意见》中,将新农村示范行动列为主要任务的第一条。但是,这种示范行动在实际操作中,却与政策制定者的初衷相违——缺乏普及意义。

  以试点村为例,调研组发现,一个县试图将扶贫村列为试点村,结果,项目报到省里,硬是通不过。

  原来很多试点村主要选择经济条件好、有优秀的领导班子和扎实的群众基础、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村落。其中,某县的试点村选择的是移民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作为移民村本来就要投入资金建设房屋,“移民有上级拨款,一并解决了”。这些试点村的财政拨款有的甚至达到500万元之巨。结果,移民村、文明村、旅游村、生态村便成了这一轮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

  在一次内部研讨会上,农业部政策法规司的一位官员举了一个例子:川西一个村庄改造,政府要求每家花四五万元修一栋房子,房子建好了,又要求别墅化——修车库。不过,他们发现最终猪圈、厕所都没有修。

  “用这样的标准、这样的方法来建设试点村,对这些试点村而言,仅仅是锦上添花而已,更重要的是很容易造成资源分配的不合理和农村社区之间的不平等,而且取得的经验无法推广。”叶敬忠说。

  叶敬忠在甘肃调研发现,很多家庭80%以上收入用于教育,“即使政府出资达到70%、农民出资30%,也建不成新农村”。

  

  体制不顺影响农民收益

  

  最近,“三农”问题专家曹锦清在淮北、甘肃考察期间发现,在西部地区,乡镇一级已经开始无法运转,在新农村建设中,这一级政府无法起到主导作用。而农村中,青壮年男性大量流出,留下老人、妇女、儿童。

  调研组在甘肃调研过程中发现,农民对新农村建设大多表示“知道一点”、“听说过”,甚至有高达20.8%的农民根本没听说过新农村建设。

  根据调研,虽然有近47%的村民关注的是生产发展,但是,长期研究农村问题的贺雪峰认为,现在农业的产值越来越低。这已经不同于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时,当时农民的劳动付出和收入是成正比的。

  尽管如此,66.5%的村民认为,缺少资金投入是首先需要解决的困难,其次是缺少技术、灌溉水利等农田基础设施差、劳动力不足、销售困难。对此,中央政府也果断地逐年加大支持“三农”的支出——2003年为2144亿元;2004年为2626亿元;2005年为2975亿元;2006年为3397亿元;2007年为3917亿。

  但是,这样一条递增的曲线中,农民最终获益甚少。他们面对的是强势的政府部门。有学者形容这是“财政支农两千亿,农民受益毛毛雨”。

  叶敬忠领导的调研组发现,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由于条块分割。扶贫系统有扶贫的安排,水利系统有水利的安排,“中间没有太多的监督,没有过程的管理”。

  “现在的农业政策更多关注的是开始、结果,对实施过程监控很少,很难知道实施中是冲突还是合作。”叶敬忠说,“这不像国际上一些农村发展项目,有一个专门机构在监督、规划、实施。”

  即便如此,要让9亿农民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按照目前的行政体制,这种支农资金又不得不按照这种固有的渠道投放。

  这种路径依赖,正如中国农业大学5位教授给中央领导的信件中所言,导致很多地方尚未建立新农村建设的专项资金,计划中的建设资金受到条块分割的限制,加之地方政府统筹条块资金的能力有限,影响了部分地区的新农村建设。

  

  农民需要组织

  

  叶敬忠告诉记者,此次调研中他从没有这么悲观、又从没有这么欣慰过。“我的一个强烈感觉是村民对中央的政策充满信心。”

  2006年11月初,叶敬忠和中国农业大学其他4位教授联名向中央呈送了调研报告。10天后,这份报告就得到中央高层的批示。

  面对组织化程度薄弱的中国农民,这些为“三农”问题奔走呼吁的学者,更多地希望这些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能够有一种组织化渠道以供意见表达。

  “政策制定的时候,必须要让农民组织化,通过行业协会等参与进来,不光从经济上,还要从政治上参与决策、影响决策。”农业部的一位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2007年6月24日,在茅于轼给记者的邮件中,这位78岁的老人一再强调,最重要的是改善基层政府的服务水平。“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一般要10年甚至更长。”

  

  新农村建设9大问题及建议

  

  2006年11月初,叶敬忠等五位教授联名向中央上书,表达他们对于目前新农村建设的看法:

  1.新农村建设在部分地区缺少切实举措,导致农民失望、干部彷徨;

  2.农民面临缺少生产性贷款等生产发展方面的困难,再生产投入不足;

  3.乡风文明建设的村级公共设施匮乏,公共活动无从开展;

  4.村庄亮化等工程并非农民最急需开展的村容整洁方面的活动,改造农村卫生条件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被束之高阁;

  5.村民自治中,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流于形式,民主管理与民主决策方面缺乏公众参与;

  6.新农村建设各地千篇一律,忽视了各地区和各类型农民的多元性需求差异;

  7.目前的试点村做法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8.一些媒体的片面报道和地方政府的夸大宣传,使得农民对新农村建设完成时间缺乏客观评价;

  9.留守人口权益缺乏保障。

  

  9点建议:

  1.重视部分地区出现的农民失望、干部彷徨的情绪,国家应建立和完善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制度;

  2.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3.发挥女性和老年人的自身优势,促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

  4.村容整洁方面应该重点关注农村的垃圾治理、道路硬化、房屋和街道布局与规划等农民急需改造的方面;

  5.加强民主管理与民主决策等村民自治制度内容,实现真正的民主治理;

  6.关注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农民的需求差异,进行参与式新农村建设规划;

  7.试点村建设应因地制宜地进行,探索不同类型村庄的发展模式;

  8.重视50%农民认为新农村建设10年内完成的预期,改善宣传方式;

  9.关注留守人口,从村庄层面保障其权益。                     据《南方周末》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