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新密最富有的人,但他为富民工程投资2000余万元,改变村容村貌,推动了新农村的蓬勃开展。
他用永不服输的干劲和大公无私的精神,在一片原本贫瘠的土地上谱写了动人篇章。
他就是普通的共产党员陈牛套。
理想:让全村群众都富裕
身材魁梧,憨厚朴实,眉宇间凝聚着豪迈,这就是我们对新密市来集镇陈沟村69岁的前任党总支书记陈牛套的印象。
“没有老书记,咱这穷得叮当响的村子咋也到不了今天这光景。”陈沟村村民得知记者是专程采访老书记的,纷纷凑了上来。
1963年,陈牛套担任了村里的支部书记。陈沟村土壤贫瘠,水资源匮乏,他知道身上担子有多重,但他并没有被吓倒,他下定决心要彻底改变全村靠天吃饭的局面。他带领大家奋斗了3个月打了一口100多米的机井。为了解决旱地浇灌的难题,他还修筑了两个大蓄水池,为农业的稳产、高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万事开头难,1991年,陈牛套刚刚接管了街北煤矿,全国煤炭行业就出现整体滑坡,销售萎靡不振。陈牛套并没有退缩,他认真分析了当前的形势,调整了经营思路,盯着市场做文章。
2001年,全国煤炭行情有了新的转机,他牢牢把握时机,迅速奠定了资金基础,资金积累达数千万元。就在这时他开始兑现自己的诺言:“让陈沟人都富起来,让村民都过上好日子。”
2005年他决定将自己多年来含辛茹苦用辛劳和汗水换来的积蓄回报给陈沟村民,但他的想法却遭到了家人的反对。家人认为,投资集体企业,不仅收益甚微,而且村里人也不一定领他的情。陈牛套听了很耐心地说:“为陈沟村投资,我不图名,不图利,只为让陈沟的老百姓都富裕!”家里人终于理解了他的想法,让陈沟富起来是他多年的夙愿,是他几十年的一个梦!
举措:自己出资壮大集体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构想。而在此时,陈牛套已经开始实施他运筹多年的计划。
2005年7月1日,陈牛套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在现任村党总支部书记陈志超的辅助下,投资70万元,建立了陈沟村养猪场,成立了新密市养猪协会,鼓励村民搞养殖业,并为村里无偿提供启动资金、市场信息、养殖技术等,陈沟村新农村建设正式拉开了帷幕。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