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1版:要闻
4  
PDF 版
莅郑视察淮河水污染防治
南水北调穿黄隧洞正式开掘
“新七大奇迹” 万里长城居首
喜看绿城俏模样
桑拿天又来了
我市招2030名暂住人口协管员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新区老城比翼飞 人居环境和谐美
喜看绿城俏模样

中原网  日期: 2007-07-09  来源: 郑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裴其娟)道路更平了,路面排水通畅了,游园、绿地增多了,“两河一渠”水清景美了。2002年以来,郑州市按照中心城区综合整治“三年大变样、五年上水平”,郑东新区建设“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的总体思路,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中心城区形象大变

  2003年至2005年,郑州市中心城区综合整治累计完成投资202亿元,新修、扩建道路62条,新增公园、游园156个,绿地1437万平方米。2006年,郑州市先后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基础设施更完善:新建及拓宽改造道路76条,新建立交桥4座;完成80项积水点改造工程;建成王新庄、五龙口和马头岗三大污水收集、排放系统,建成市垃圾综合处理厂一期工程;改造及整治集贸市场86个,整治达标“五小单位”13019个;改造、新建水冲式公厕754座。

  街景市容更亮丽:对132条主要道路实施了拆迁、整治、粉饰,570条支路、背街小巷实现了“路平、灯明、水通”;对11座立交桥、6个公园内大型娱乐设施、5个广场及15条精品街上1000余幢沿街楼体实施了夜景照明工程;完成了郑州火车客运站、海棠寺火车货运站改造和京广、陇海铁路沿线综合整治;建成熊儿河、东风渠、金水河滨河公园;商城遗址得到保护,城隍庙、文庙得以修复。

  人居环境更舒适:关、停、并、转污染企业719个,取缔燃煤大灶5.05万个,对3.3万辆汽车尾气排放进行了治理,建成区内二级以上空气质量年平均达到291天。大多数社区新增了绿地和健身器材,完善了保洁制度。高质量完成中州大道(黄河路立交—陇海铁路)、中原路、花园路及行政区道路的整治。

  郑东新区规模初成

  碧波荡漾的如意湖、气度非凡的CBD会展中心、四通八达的城市道路、生机盎然的公园绿地,散发出现代化城市魅力的郑东新区像一颗熠熠生辉的中原明珠,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2005年年底,郑东新区开发建设面积约30平方公里,开工项目120个,在建和建成房屋面积累计达100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投入累计完成232亿元,入住人口达到10万人,“三年出形象”目标如期完成。

  根据郑东新区“五年成规模”目标,到2007年年底,实现建成区域面积达到70平方公里左右;已批建设用地利用率达到70%以上;引进项目累计突破200个;计划新增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累计突破500亿元;房屋在建和建成面积累计达到1600万平方米;公共景观绿化面积累计达到1800万平方米;居住人口突破20万人;地方财政收入突破5亿元。目前,郑东新区已实现累计开工项目166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入约351亿元,在建和建成房屋面积1380多万平方米。三大标志性建筑中的国际会展中心已投入使用,郑州会展宾馆已开工建设,河南艺术中心主体工程即将投入使用。东区入住单位达2056家,其中行政事业单位14家,企业总部或分支机构199家,各类学校28所,物流经营企业1325家,餐饮业107家,商业网点283家,服务业62家,医疗网点36家(不含高校内卫生所)。

  目前,新东新区图书馆、歌舞剧院、体育场馆、中学、幼儿园、医院等建设也正在逐步启动,市容卫生、园林绿化管理也纳入日常化管理,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品位凸显的郑东新区,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投资兴业。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