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伏羲文化生态园。 本报记者 刘俊礼 通讯员 梁冠山 摄 |
|
本报讯(记者 刘俊礼 通讯员杨建敏 张宏涛)7月7日上午,新密市城区西部的三皇山上彩旗招展,鼓乐喧天,为期3天的第二届“三皇”文化节如火如荼。数千名群众欢聚于伏羲女娲创业之地,载歌载舞,祭拜人文始祖,欢庆和谐盛世,同时也为该市申报“中国羲皇文化之乡”摇旗呐喊。
伏羲被尊为中华人文始祖,史称“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目前,新密境内与伏羲文化有关的地名10多处,伏羲女娲祠等纪念性庙宇12处,相关的考古文化遗址14处。该市西北部的浮戏山得名于伏羲,是当年伏羲女娲躲避洪水、繁衍人类的地方。据历史文献记载,浮戏山一带三皇时期建有补国和羲(戏)国,即为伏羲氏及其后裔建都之地,补国城遗址至今犹存于牛店镇,附近建有女娲娘娘庙。浮戏山一带还流传着大量伏羲女娲的传说故事,遗留有中皇山、洪荒沟、开旸山、磨合沟等地名,山上建有多处始祖庙、人祖庙、三皇庙、女娲奶奶庙等纪念性建筑。
为抢救和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新密市政府已向中国民协提交申报“中国羲皇文化之乡”的报告。艺术节期间,还将举办三皇文化讲座、羲皇文化遗迹图片展览、民间文艺会演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