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境外游学”学到什么?
严控“双外生”进京,算否新设“路卡”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打印】  

严控“双外生”进京,算否新设“路卡”

中原网  日期: 2007-07-17  来源: 郑州日报  
资料图片

  

  

  背景

  日前,一则消息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面临巨大人口膨胀压力的北京市今年将严格控制外地生源或外地高校毕业生(统称为“双外生”)的进京指标,朝阳区更是原则上不再审批“双外生”进京。消息甫一传出即引来一片喧哗,有人表示理解和认同,有人表示反对和不满,两方意见互不相让。

  

  调查

  专项调查显示,在6270名参与者中(35岁以下的青年占95%以上),89.7%的人不赞同北京严控“双外生”这一做法。调查中,78.2%的人不认可“要求学士学位以上”等相关部门设置的指标,认为设置指标是就业地方保护主义,违背了“自由迁徙”“自主就业”的原则。有69.4%的人甚至认为,严控“双外生”进京、限制人才流动,将使北京失去活力。

  

  ■严控并不等于禁止

  

  据北京市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长期以来面临人口膨胀压力的北京一直有着比较严格的外地大学生的进京落户政策。近年来虽然有所放松,但总的原则并没有改变过。以往北京市对外地生源的引进主要是针对进入“211工程”的288所院校,而今年严控“双外生”的政策不过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对外地生源进京有了更为严格的规定,门槛变得更高。

  首先,严格限制专业,根据企业每年上报的招收专业需求以及市人事局公布的北京市急需专业人才,进行严格筛选。特别对一些不对口的假接收严格把关;另外,进京毕业生应为学士学位以上,其所有成绩不能有不及格,非外语专业的学生要求外语必须通过四级;同时,今年严格控制“双外生”进京指标,北京的中央商务区朝阳区表示,原则不审批外地生源、外地院校毕业生进京。

  “从这些情况看,把这次政策调整说成是北京从地方保护主义出发新设置‘路卡’并不完全符合实际。”中央党校研究室赵杰博士说。

  北京市有关部门负责人称,严控并不等于禁止,并不是说以后“双外生”进不了京了。之所以调整为“严控”,主要是因为原来稀缺的大学生被称为“人才”,而现在,大量盲目进京且数量激增的大学生更多地意味着竞争激烈的“就业”,所以要严格控制指标,以免增加北京不必要的人口压力。

  ■人口爆炸的北京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

  

  来自北京市劳动和人事部门的信息显示,自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北京地区的高校众多,但每年都有为数不少的“双外生”落户北京就业。

  “北京日益凸显的巨大优势使其成为许多人理想的居留地选择,在这种心态下很多人都希望北京能无限制地放开人口政策。而恰恰是这种理想化的期待,导致北京将严控‘双外生’的政策刚一透露便遭到了许多人的质疑。”赵杰说。

  赵杰认为:“且不说网上这些持反对声音的人是不是带有个人的目的性,事实是这些人其实更应该想一想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的问题。现在国家提倡的是大学生多开拓就业视野,不要眼睛总盯着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人们是不是更该冷静地思考:北京,还能装下多少人?北京,是大学生就业唯一选择吗?”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徐飞说:“实际上,从北京多年厉行的人口严控政策施行的效果看,严控‘双外生’并不会对北京的发展造成多大的影响,更谈不上失去‘活力’,而北京之所以有今天的活力,恰恰有一部分来自严格控制人口无序流入的‘红利’。一个人口爆炸的北京,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

  

  ■少些硬性的行政命令

  

  对于北京严控“双外生”政策的质疑,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北京人口政策的关注。

  有学者指出,在当前的形势下,即使北京采取了严格的控制“双外生”进京政策,也对控制大量外地大学生盲目进京的趋势影响有限,北京实际上有太多的无奈和特殊性。如果人口政策一放松,其人口膨胀的后果更加无法想象。

  2006年,北京市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将2020年人口控制的目标设定为1800万,而当年这一数字就已达到1581万,比上一年激增43万。来自北京市发改委的数据是,仅在2006年上半年,户籍人口就增加了5.8万人,照此增长率,到2020年仅户籍人口就将突破设定的1800万指标。

  缺水、交通堵塞、高房价、污染等“大城市病”,不断令人质疑北京建设“宜居城市”的发展目标。人口正成为北京发展的瓶颈问题,也成为北京决策者的“心头之患”。近年来,每年的北京“两会”,由控制人口引发的舆论大战频发,“要发展还是要公平?”即使在今天,这似乎仍然是个两难的选择。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教授认为,一个城市发展到一定时期和阶段,控制过快的人口膨胀速度是应该的。北京出台严控“双外生”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容易引起非议,也有歧视外地人之嫌。控制人口应该少些硬性的行政命令,多些符合市场经济的手段。

  他说,北京应加快产业的升级换代,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减少劳动密集型企业。对于那些仅能维持自身生存、对社会贡献不大的企业,可考虑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如规定工人的最低工资、给工人上三险、工人住房的最低面积等等,以此来限制这些企业在北京的发展,以达到控制外来人口的目的。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北京曾经有一段时间是“不设防”的,甚至有些郊区小城镇规定,只要外地人买当地的住房,全家的户口就可进京。现在,北京的人口数量到了一个临界点,采取了“收”的政策,但也不能操之过急,应该有一个过渡的过程。其他一些大城市已采取了严控“双外生”的政策,其动机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政策执行时不应“一刀切”,个别急需的专业还应引进。另外,对于那些无一技之长的流动人口,应该严格管理。        

  据《新华每日电讯》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