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15日下午,海南文昌会文镇一家电机维修行内,一位面容和蔼的老人坐在电脑前,仔细地翻看着资料,老人名叫蔡杰美,今年57岁。他由一名只读过了5年小学的“半文盲”农民,成了一个享誉省内外的发明家。他自学成才,在15年间获得了16项国家专利,近日被聘为海南大学的副教授。
自学成才的农家娃
1950年,蔡杰美出生在文昌会文镇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小学5年级毕业后,不得不辍学在家。但他的求知欲望并没有减少,决心通过自学的方式改变自己的命运。在自学过程中,他还对电机方面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遇到难题,蔡杰美就写信到华南师范大学,向专家教授请教。
小维修店飞出大发明家
1984年,蔡杰美筹集了600元钱,在会文镇上办起了一家电机维修小店。在平时的维修实践中,蔡杰美发现小型单相发电机转子绕组中的碳刷结构常常出现故障,他就想,能不能对这种电机的激磁绕组进行改装,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和质量?经过一年多的反复试验,1992年年初,他成功研制出“家用单相发电机”,1993年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权。
从此以后,蔡杰美从事发明创造的热情高涨起来。直到现在,15年时间内,他获得了16项国家专利。2004年,蔡杰美还获得“海南省十大专利发明人”荣誉称号。人们争相传颂着“小镇上出了一个大发明家”。
蔡杰美日前被聘为海南大学理工学院材料工程系兼职副教授。拿着鲜红色的聘书,蔡杰美的心中有了太多感慨。“我原来没有机会读书,现在将要走进大学的校园,我真的很激动。我会把我所知道、所掌握的知识全部传授给同学们,让他们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