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5版:都市新闻
3  4  
PDF 版
本周全省7天都是雨天
戎马生涯 无悔老兵
图片新闻
1万多元邮政储蓄不翼而飞
图片新闻
规范限速标志和“电子警察”
乘公交出行 行文明之举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戎马生涯 无悔老兵
本报记者 王一博 实习生 张小彬 文/图
中原网  日期: 2007-07-23  来源: 郑州日报  
  贺兴栋,从一名儿童团通信员到部队卫生员,再到军医……他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
  高高瘦瘦、头发斑白而精神矍铄,经常一身军服、逢人爱讲革命史,记者曾多次在拥军队伍和爱心活动中见到他——贺兴栋,一位屡建奇功的老兵。

  少年参军到部队

  贺兴栋出生于山东平原县贺沟村的一个贫民家庭。1943年时的家乡处于半解放区。当时,只有14岁的贺兴栋配合八路军组织的儿童团做通信员工作,有时为八路军站岗放哨。

  1946年,17岁的贺兴栋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他异常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在“一身虱子,两脚泡”的苦日子里,努力工作,勤奋学习,后来到卫生所里成为一名卫生员,从此与“红十字挎包”结下了缘分。

  红旗飘扬黄河桥

  1948年解放郑州前夕,贺兴栋所在的华北野战军十四纵队向郑州北部的黄河大桥进发。10月22日夜,贺兴栋作为营部的卫生员随团在黄河桥北的杂草中埋伏待命。很快,两方接火,枪声在黎明前的黄河上空响起。这时,贺兴栋突然看到前方50米处有一战士受伤,在炮火中,他找到那位受伤的战士,见对方腿部已经骨折,便迅速对其伤口止血、包扎、固定,把腿上的绷带套在受伤战士的胳膊上,然后再套在自己的肩上,在敌人炮火下慢慢地爬回来。轰鸣的枪弹就在身边扫过,但贺兴栋只有一个念头:要不顾一切抢救伤员!

  战士们浴血奋战了将近两个小时。次日天亮,红旗在桥头上挥舞,桥北已被我军占领,敌人全部缴械投降。“战士们举起枪炮,我挎好红十字挎包,举起拳头,高呼:胜利了!毛主席万岁!”说起此情此景,贺兴栋至今激动不已。

  朝鲜战场听豫剧

  1950年6月,已是军医的贺兴栋随志愿军队伍奔赴朝鲜战场。在这震惊世界的一千天里,志愿军打过无数次战斗。说起最令他难忘的事,贺兴栋却说,是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的演出尤其是听常香玉唱的豫剧《花木兰》,令他至今难忘。那时,小米加步枪,雪粒拌干饭……战争正在艰难地进行中,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来到朝鲜战场,为志愿军送上一场场精彩的演出,大大鼓舞了战士们的士气。那是他第一次听豫剧,作为战争年代宝贵的精神食粮,令他至今难忘。

  和平时代新生活

  枪林弹雨中,贺兴栋是个幸运儿。战争结束后,他转业到郑州工作。贺兴栋先后就职于医院、防疫站等单位,所负责的单位被卫生部,省、市领导机关评为先进单位。如今79岁高龄的他,身体健康,思维敏捷,除了爱好收藏书画、餐具、根雕外,义诊、拥军、授课等公益活动排满了他的日程表。

  图为贺兴栋向记者介绍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赠送给志愿军的方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