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3版:文娱新闻
3  4  
PDF 版
少儿动画片缺,还是缺!
《女检察官》郑州首发
于荣光演绎 “另类”八路
朱德庸携《绝对小孩》到广州
《变形金刚》即将登陆日本
省工人文化宫露天舞台启用
《帅府家风》出版发行
陕西作协倡议 救助路遥家人
话剧版《疯狂的石头》将亮相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少儿动画片缺,还是缺!

中原网  日期: 2007-07-24  来源: 郑州日报  
  ■本报记者 左丽慧 文 陈 靖 图

  “哥哥,‘毛毛虫’他们怎么还没来啊?”“我最喜欢小鹿姐姐,因为她长得最漂亮……”7月22日上午9点左右,绿城广场上就聚集了不少在家长陪伴下的小观众。他们正在翘首期盼“智勇双全,我心飞翔——与小鲤鱼一起成长”公益活动的开始,央视少儿节目主持人毛毛虫和嘟来咪也将到现场与小朋友见面。越来越多的小朋友聚集到广场,此时离活动正式开始时间还有一个小时。一个不太知名的动画形象、一个规模不太大的活动就受到成千孩子的追捧,令人不禁感叹少儿活动、少儿节目的贫乏。

  参加活动真开心

  “小鲤鱼很勇敢,很聪明!”在活动现场,当记者问到小朋友们为什么喜欢小鲤鱼时,他们的回答颇为一致。据了解,中央电视台斥资打造的52集大型动画系列剧《小鲤鱼历险记》自6月1日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播出以来,受到广大少年儿童及家长的好评,一度成为目前国内收视率最高的动画节目。“《小鲤鱼历险记》取材于‘小鲤鱼跳龙门’这个古老的民间传说。普通的、平凡的小鲤鱼泡泡和他的小伙伴们历经千回百转,接受了种种磨难,锻炼出优秀的品格,最终跳过龙门,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一位陪着孩子看过《小鲤鱼历险记》的家长告诉记者,他认为这部动画片不错,因为能“教导孩子积极向上”。

  为了见到心爱的“小鲤鱼”,孩子们一早就在家长的陪同下从四面八方赶到了绿城广场。“我们家是住在北环那边的,一早就起来了。”一位姓胡的家长说,郑州这样跟孩子相关的活动实在是太少了,所以他们不辞劳苦,早早就起床坐车来到西郊。

  等到活动开始,主持人毛毛虫和嘟来咪出场,虽然小朋友们对两位主持人不是太熟悉,活动内容也只有短短的卡通人物介绍、互动小游戏,但也立即受到了郑州小粉丝的热烈欢迎。

  家长呼唤优秀儿童动画

  截至2006年年底,我国4至14岁的人口约有2.2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6.9%,占18岁以下人口总数的近60%。从全国范围来看,4至14岁少儿观众是少儿节目的核心收视群。据央视索福瑞调查数据表明,在每天1730至1830开机观众中的53%是看动画节目,在国际慕尼黑少儿节目评审材料中也显示,在世界常规的13种儿童节目类型中,动画片稳居排名之首,大量卡通迷中,所占份额最大的还是少年儿童。

  与此相对应的是,由于调控不到位,全国动画片的播出量大大萎缩。在央视索福瑞监控的730个频道中,播出动画片超过1小时的内地频道只有4个,77%以上的频道不播动画片,这与全国有半数以上频道播出电视剧、其中有近一半的频道播出电视剧在三四集左右甚至多达10小时以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动画片数量的减少,致使播出平台的狭小,而这又直接影响了动画片的生产和流通,以致恶性循环。”一位从事少儿工作的家长告诉记者,日本人均拥有国产动画5~8分钟,而我国人均只有0.0012秒;国外动画在中国曾一度创下9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而前几年有高达80%的中国青少年,最为推崇的是日本动画,“这种紧迫的局面,不能不引人深思。”

  “相比国外不少历险故事,如《海底总动员》中小丑鱼尼莫与鱼爸爸相互寻找、团圆的故事总能让人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友情的重要以及生命的宝贵,而中国动画片不管是创作技巧还是主题思想,总显得沉重……”一位家长反映,中国少儿动画片具有教化先行的特点,教化淹没了娱乐,最终使孩子对节目敬而远之。

  “相比国外的儿童,我们的孩子太可怜了!”这位家长的话,也许正能反映他们对优秀国产动画片的呼唤。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