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潘燕 实习生 赵阳)“1995年至今,市内由开发商开发的315个住宅小区,配套建设教育设施的只有16个,建设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只有18所……”昨日下午,部分市人大代表结束了对《郑州市城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检查统计数据显示,《条例》实施不容乐观。
两天来,在市人大常委会领导郝建生、白红战、李保山、王平、栗培青、尚有勇、王旭彤等带领下,参与执法检查的代表们听取了有关部门工作情况的汇报,实地察看了市内各区部分住宅小区教育配套设施的建设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对解决市区入学难进行了集体“会诊”。
多数小区未建配套教育设施
“这里本来入学就紧张,现在四周开发和即将开发的住宅小区已连成一片,如果居民全部入住,现有的学校怎么也容纳不了上学的孩子。”在康桥华城的楼盘模型前,二七区教育部门负责人忧心忡忡。康桥华城开发总占地面积80亩,可容纳居民近万人,可2005年开工建设以来,该小区没有配套建设任何教育设施。
代表们在检查中发现,比康桥华城规模更大的帝湖花园、富田太阳城等,都找不到应当配套建设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在正实施老城区改造的民主路地区,代表们发现,此次改造,已具有52年历史的老资历公办幼儿园——兴华幼儿园将面临关门危险。开发商的幼儿园选址竟然在高层建筑大楼内,没有活动场地。
解决“入学难”任务仍然很重
“按照郑州‘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要求,‘十一五’期间市区需建中小学校75所,平均每年需建校15所,但目前全市315个住宅小区仅配套建设了18所中学和幼儿园,其中公办的仅有4所。”代表们担心地表示,如果《条例》不能很好地实施,中小学生入学将面临更大压力。
市教育部门负责人说,虽然近几年来,市、区两级政府加大学校建设力度,部分缓解了入学压力,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今后几年的建校任务仍然很重。
代表支招:加大投入 严格执法
昨日的座谈会上,代表们纷纷为解决入学难“支招”:进一步加大投入,把建设资金落实到位;严格执法,推进城市开发与学校建设统筹发展,对违反《条例》的典型案例公开曝光;各部门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新校建设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避免浪费现象。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白红战表示,市人大常委会还将开展教育资金落实情况和配套教育设施建设情况的专项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加以解决。
政府承诺:有信心做好这项工作
“今后,市政府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大执法力度和整改力度,保障中小学校建设用地。”市委常委、副市长赵瑞东在会上表示,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市政府将责成有关部门尽快处理,按照《条例》严格执行。市政府还将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落实代表们的意见和建议。“政府有信心做好这项工作,向代表们和全市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