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4版:郑风
3  
PDF 版
关于汉字
关东过客
大文豪们的写作癖好
叶公
古清邑城变迁
军旅生涯
《末路天堂》
窗外有雨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古清邑城变迁
肖自才 蒋文中
中原网  日期: 2007-07-29  来源: 郑州日报  
  清邑城为春秋时期郑国的一座城池。距今已两千年的历史。位于郑州市区东17公里310国道南侧,老庙岗傍的蒋冲村。亦称清阳亭,今城郭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1.4公里,近正方形。西北城角残垣高约10米,夯土层清晰。原处古圃田泽南侧。《尔雅·释地》载:“圃田泽南畔置清邑,此城即清邑城也。”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渠水》记载:“清池水出清阳亭西南平地,东北流,……此城故清人城也。”该城从春秋至今经多次演变,先后从清邑城、清阳城(亭)、清人城、中牟县城、内牟县城、圃田城(县),清池县城至圃田镇,又从坐落在圃田城(镇)原址上的蒋家城到蒋家冲,最后城镇不存演变为今日的蒋冲村。

  南北朝时期,北周武帝保定五年(565年)为广武郡治,中牟县治迁移于清邑城。隋开皇初,文帝避父杨忠讳,改中牟为内牟县治,隋开皇十八年(581年)改内牟县为圃田县治,亦称圃田城,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圃田县为清池县治,唐贞观元年(627年)行政区划变动,将清池县辖区划分为佼城、管城、圃田三县。唐贞观三年废,仍归中牟县辖,城名到宋、金朝未变。清邑城西一带,地形较高,岗陵起伏,古汴洛驿道经此,地理位置重要,为郑汴两大古都东西门户,历为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的韩魏、秦魏曾于此发生争战。由于历次战争的极度破坏,到北宋末年,圃田城开始败落,由城变为镇。据《宋史》所载,北宋末年,圃田城为镇,与白沙、阳武桥(今中牟县杨桥村)、万胜为中牟四大名镇,且圃田镇居首。元末明初,中原历经战乱、灾荒,城乡颓败,古圃田城已不复存在,明王朝为恢复经济,向中原大规模移民。蒋姓先民从山西移民来到圃田城址安家落户,时间已久,形成习惯,不再称呼圃田城的名字,而把蒋姓居住的旧城址叫做蒋家城,到清康熙年间,由于此地地理位置重要,又是要冲地方,更名为蒋家冲,随时间推移,为叫名字方便,简称蒋冲,一直沿用至今。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