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164×113”,报题的话音刚落,今年65岁的董培英老人已经说出正确答案,比记者用计算机算得还要快。昨日,记者在南阳路街道办事处亨利社区见识了这名“神算子”的绝活。
■本报记者 王 影 实习生 张 佳 通讯员 朱永祥 文/图
3岁与珠心算“结缘”
董培英的父母都是农村教师,由于当时农村没有幼儿园,妈妈天天带着3岁的董培英去学校上课,在课堂上,董培英第一次接触珠心算。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旁听”的过程中,董培英渐渐对珠、手、脑结合在一起的珠心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学学会了珠心算。在她上初中一年级时,由于妈妈生病,她还“客串”了一段时间的老师,教孩子们学习珠心算,感觉特别开心。
培养“神算子”满天下
初中毕业后,董培英被分配到一所小学工作,当了一名真正的老师,她仍时常教班里的学生学习珠心算,后来班里的一名学生在1983年获得了“中国第一个口算冠军”的称号。1979年,董培英调到郑州财贸学校任教,她教的其中一门课是珠算,3个月后,她所带的学生获得了郑州市珠算团体冠军。有关部门通过鉴定,将董培英珠心算命名为“快速乘除三算法”,并出版了350000册的书籍,她也成了全国算理算法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珠算协会常务理事,并独创了“珠心算快速开平方法”。
立志教孩子珠心算
2003年,董培英退休后,也一直没有闲下来过,她时常在辖区社区里义务教授孩子们学习珠心算。“这是我晚年的最大心愿。”董培英告诉记者,社会发达了,计算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已经普及,珠算似乎没有了“用武之地”,希望中国的珠心算后继有人、发扬光大。董培英介绍,教授孩子学习珠心算,首先要学习珠算,然后学习手算,最后是脑算,一个环节也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