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7版:市县新闻
3  4  
PDF 版
站在母亲柔弱 的肩头
新郑助学寒门学子
“铁老大”新郑建基地
精彩节目送给22位孤残老功臣
番茄新品中牟问世
一定让双楼村村民吃上放心水
小小社保明白卡 百姓办事不再愁
少林客车“登陆”山西
郑州航海东路中牟段开工建设
新密市新建生活垃圾 无害化处理工程
登封54名“小军人”全国拿大奖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站在母亲柔弱 的肩头

中原网  日期: 2007-08-02  来源: 郑州日报  
  看着儿子杨帅被华中科技大学录取的通知书,母亲徐秀玲竟失声痛哭。

  博爱助学 圆梦2007

  本栏目由郑州日报与郑州市红十字会合办。期待您与我们共同关注,伸出关爱援助之手,圆他们的大学梦想。

  捐助电话:67170099 67170800

  户名: 郑州市红十字会

  账号:41001523024050001554

  开户行:建行郑州桐南支行

  荥阳市城关乡大王村的杨帅早早就知道了自己今年高考的成绩是652分,他也知道这个分数已经被华中科技大学录取。7月26日下午,在前往母校荥阳高中领取录取通知书的路上,他却没有其他学子考上名牌大学的喜悦,他不敢想象,这一喜讯将会在已经背负沉重负担的母亲肩头增加什么样的巨石。

  扛着七万元外债供儿女上学

  记者走进杨帅破败不堪的家里,发现每间屋子的墙壁都有几处裂缝,透过裂缝看到外面的光线。由于漏水厉害,三间屋子其实只有东边头上的一间屋子勉强能住人,一家三口就挤在这不到15平方米的屋子里住。一个旧得不能再旧的柜子将这个小房间隔成两节,靠里面有一张大床,住着母亲徐秀玲和妹妹。外边有一张小床,是杨帅的“卧室”。窗下有个简易的小桌子,算是小杨帅的书桌了。在家里,杨帅就是在这张小书桌上借着凭窗的微弱光线学习。

  昏暗的房间里,母亲徐秀玲谈起了往事。

  她和丈夫杨国联有一儿一女,儿子杨帅今年考上了大学,女儿现在读高三。徐秀玲的丈夫杨国联原在荥阳一家澡堂里烧锅炉,徐秀玲在家里种田。1998年冬季,杨国联感觉喉咙不适,经检查患上淋巴癌。晴天霹雳一样的结果让徐秀玲从此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为了治病,为了供孩子上学,她四处借钱,在6年的时间里欠下了7万元外债。差一天就是2004年元旦了,杨国联终于还是丢下背负重债的妻子、丢下年幼的儿女离开了人世。

  失去丈夫的徐秀玲白天种地,晚上到附近被服厂领一批衣服剪线头。负担如此沉重,以至于身材瘦小的她为了两个孩子的学费,却干起了强壮的男劳力才能干的活。去年附近建了一家刚玉厂,她就到工地上打小工、提水泥、往脚手架上扔砖头。她对记者说,她当时那么卖力地干,是为了不失去这份儿挣钱的活。由于长时期超强度的劳动,她患上了腰疼病。记者发现她的床头上放着几个罐头瓶,她说她每天晚上用这给自己拔火罐减轻痛苦。

  五毛钱一碗的稀饭不舍得喝

  杨帅的成绩在学校总是名列前茅,课余时间、别人午休的时间都是他的学习时间。他深知母亲的辛苦,在学校吃饭都是买最便宜的。为了尽己所能地减轻妈妈的负担,只要学校休息,他回到家就帮助母亲干活、做饭、下地拔苗,样样抢着干。杨帅说,他领到通知书后心里很矛盾,去年他就有了辍学的念头,妈妈撑这个家太难了。妹妹杨超群在读高中,是学校的学习尖子。可是吃饭时对自己也很苛刻,学校五毛钱一碗的稀饭她都不舍得喝,总是吃馒头咸菜就白开水。杨帅说:“如果能筹到学费上大学,我会利用课余时间打些小工挣些生活费和学费,更加努力地学习,报答我的母亲。”

  “我一定要让孩子上大学,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上学。”徐秀玲哽咽着说,“什么样的苦我都能忍受,可是不能让孩子没有学上呀!”突然,徐秀玲放声大哭起来。

  本报记者 谢 庆 通讯员 赵希金 文 李建文 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