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7版:精品文摘
3  4  
PDF 版
一念之差
中国离印度多远
玛丽莲·梦露转世了?
海明威给我上课
香港人的专业精神
光头的幽默
徐海东三次“让官”记
绕了好几圈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徐海东三次“让官”记

中原网  日期: 2007-08-03  来源: 郑州日报  
  “闹革命又不是争官当”

  1931年的春季,正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反围剿作战紧张进行的时候。就在这一年的4月,在一次战斗中,徐海东受了重伤。手术后不久,他就拄着棍子,一瘸一拐地离开了照顾他一个多月的军属陈妈妈(就是陈锡联的母亲)家,找队伍去了。

  经过几天几夜的跋涉,徐海东终于找到了部队。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因为战事太紧,他原先率领的三十八团已经有了一个新团长,而且政委也不缺,只缺一名副团长,一下子他这个老团长成了没处安置的干部。师政委让他先在师部休息,把伤好好养一养,等待分配。师政委说:“三十八团已经有团长了。”“那我去当副团长。”“这怎么行”师政委吃惊地望着徐海东。“这有什么”徐海东无所谓地说,“团长、副团长不是一样领兵打仗吗再说,我们闹革命又不是争官当。”

  “就是没有官瘾”

  1933年10月以后,由于“肃反”和王明“左”倾冒险军事路线的指导,鄂豫皖根据地遭到了严重破坏。在国民党重兵“围剿”下,根据地被分割和压缩成了几个小块,敌我兵力极端悬殊。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中央的指示,1934年11月16日徐海东和整编后的红二十五军离开了战斗生活了几年的大别山区,踏上了漫漫长征之路。

  还在出征前,部队在罗山段家湾、何家冲一带进行整编时,徐海东就主动向省委提出请求,自己不再担任军长,请中央来的程子华同志当。因为他听说程子华同志在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过,而且还参加了广州暴动和海陆丰斗争,又曾当过中央红军的师长。他想,不论是从文的方面还是武的方面来说,程子华同志都会比他这个“青山大学”毕业的军长强,这样二十五军就能少受些挫折,少走些弯路,发展壮大也会更快一些。但是,他不当军长,主动要求做副手的举动大家却不一定都能理解。一时间议论也多了起来:“老军长怎么变成副的了”“还不是被‘老三’(指肃反中被抓的所谓‘第三党’的人)咬了的。”“不!听说是他自己主动提出要当副军长的。”

  听了这样的议论,徐海东只是笑一笑,根本没把它放在心上。省委书记徐宝珊听到后却静不下来。他知道徐海东性子急,又要强,怕他听了这些话会受不了,就专门去找他,给他解释。

  听了省委书记安慰他的话,徐海东反倒笑了起来。他对省委书记说:“我这人打仗有瘾,走路也有瘾,以前喝酒也有瘾,就是没有官瘾。干什么不是为了革命呢想一想以前我还是个窑花子呢!”听了徐海东这一番肺腑之言,徐宝珊大为感动,他深深意识到经过革命战争的考验,徐海东变得更加成熟了!

  “大将军衔,受之有愧”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军衔制。经毛主席提议,中央决定授予徐海东大将军衔。正在大连养病的徐海东听说后心中十分不安。他想,自己在出任新四军四支队司令员后不久就病倒了,1940年以后,几乎就是在担架和病床上度过的,自己并没有继续为党做更多的工作,怎么能接受这么高的军衔呢?

  恰好,周总理来大连,又到他住的文化街75号去看他。徐海东一见到总理就说:“总理,我一直养病,为党工作太少了,授我大将军衔,我受之有愧啊!”总理一向钟爱这位窑工出身的虎将,爱他的军事才华,更欣赏他胸怀宽广、光明磊落的性格,不由得紧紧握住这位老将的手,动情地说:“海东同志,你不要让了,给你授大将军衔,是根据你对革命所作出的贡献决定的,依我看,不高也不低,恰当!”

  摘自《老人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