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7版:市县新闻
3  4  
PDF 版
确保安全度汛
农业部试点项目落户荥阳
登封: 重制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新密: 5万干群备战防汛一线
中牟多措并举强化秋田管理
中牟: 郑开大道防汛体系安全无虞
为重生的69名 矿工祈份后福
环保局“吃”排污费,确实脏
录取通知书里的 广告太有杀伤力了
新郑: 加大排查力度加强汛情预报
科研经费岂能如此滥用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科研经费岂能如此滥用

中原网  日期: 2007-08-03  来源: 郑州日报  
  科研经费使用的“黑洞”有多大?最近发布的山东省2006年度审计报告披露的数据触目惊心:一些单位科研经费中直接用于课题研究的开支仅四成,其他的都被用作了管理费用、人员经费、招待费,甚至本应由科研人员个人承担的家庭电话费、交通费、学费、私家车保险费和维修费也从中列支。

  审计报告披露,山东大学两个科研项目分别有14笔和9笔开支是以“计算机耗材”“办公用品”等虚假品名的发票报销。有科研人员向记者透露,只要跟着项目,吃喝拉撒,甚至给孩子买个铅笔都能巧立名目在科研经费中报销。

  科研经费被滥用早已不是新闻,但在一系列规范科研经费使用的办法出台后,问题还是频频发生。这说明,科研经费的监管仍然没有真正引起有关部门重视。一般而言,与大中型工业建设、基础设施项目比,科研经费的使用比较分散,具体到一个课题、一个单位,资金数额往往不大,因而不易引起关注,监管部门容易忽视,对这笔资金缺乏动态管理和使用效果审核,一旦拨付,就由课题负责人“一支笔”签批使用,科研成果鉴定也多流于形式,投入没有效益,花钱的也无须承担责任。

  财政的每一分钱都源自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无论用于什么地方,都应当严格监管,确保有效使用,避免浪费和腐败。何况,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节约型社会,有限的科研经费十分宝贵,任何滥用行为都会贻误科技创新战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王海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