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1版:封面
4  
PDF 版
上半年1/4来郑外资涌进经济开发区
力保用药安全
“中华民族大有前途”
文明迎奥运 创建掀高潮
中原区检察院抓党建增活力
弘扬爱国精神
慢车道上坑连串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中华民族大有前途”
——温家宝亲切看望朱光亚何泽慧钱学森和季羡林 新华社记者 李 斌
中原网  日期: 2007-08-06  来源: 郑州日报  
  “我来看看您。大家都很想您。”8月3日下午3时许,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著名物理学家朱光亚家,看望这位曾经在我国原子弹、氢弹研制中有过突出贡献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您一生淡泊名利,无私奉献,谦虚谨慎,勤勤恳恳,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对科学精益求精,是科学家的榜样,也是年轻人的榜样。”落座后,温家宝拉着83岁的朱光亚的手,对这位相识20多年的中国科协原主席给予高度评价。

  “不敢当。”不善言辞的朱光亚微笑着说。

  “您在中国科协那些年非常重视年轻人才的培养,组织青年科学家讨论会,一年一次。”温家宝将思绪从往事拉回现实,“‘八一’建军节刚过,前几天中央召开的大会您没去,但是大家都记着您,您给‘两弹一星’作过很大贡献。”

  朱光亚双眼含泪,紧紧握住温家宝的手。

  朱光亚的秘书从旁边递过一份材料,“总理,这是朱老写给您的建议。”

  “《关于当前科技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温家宝伸手接过材料,逐字念着标题,目光随着文字往下走:“‘充分发挥重大科技专项的带动作用’、‘切实加强军民科技之间的协调结合’、‘真正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人才制度’……都抓住要害了。”

  “提供给您参考。”

  “很有用。”

  温家宝和朱光亚紧紧地握着手,良久没有松开……

  93岁的核物理学家何泽慧院士,是“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的夫人,曾经和钱三强一起发现了铀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下午3时30分许,温家宝来到位于中关村的何泽慧家,送上一盆美丽的蝴蝶兰。

  对总理的来访,满头银发的何泽慧并不惊讶。两年前,温家宝曾在中秋节登门看望她,临走时和老人约定再来。

  “既然约好了,我就来了。”温家宝在何泽慧家狭窄的客厅坐下。环视四周,他说:“三强在世时,就是这个屋子……他很朴实、认真,您也是一样。”

  回忆起往事,客厅里充满浓浓的暖意。当温家宝关切地询问何先生年龄时,何泽慧回答“才93”,室内的人们不由都笑了起来,气氛更加融洽。

  温家宝再次提起这间屋子:“三强不在以后,我想过,通过组织给您换个屋子……”

  “这里有好多记忆……”何泽慧的女儿、北京大学教授钱民协接过话茬。她告诉总理,父母从1955年起就住在这套房子里,迄今已逾半个世纪。

  “我知道,坐在这里就想起很多事来。”温家宝说,“这里留下了记忆,也留下了精神。钱三强和您,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也不会忘记。”

  温家宝关切地询问何泽慧的生活情况,嘱托钱民协照顾好老人,也叮嘱老人保重身体:“希望明年看您时仍然这么健康。”

  “一定会的,说不定身上坏的东西都修好了呢。”何泽慧幽默地说。

  96岁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下午4时许,温家宝来到钱学森家。两年前总理看望钱老的时候,他当面向总理提出了两条意见:一是大学要培养杰出人才;二是教育要把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结合起来。

  “您上次说的两条意见,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同。”温家宝告诉半坐在病床上的钱学森,“我每到一个学校,都和老师、同学们讲,搞科学的要学点文学艺术,对启发思路有好处。学校和科研院所都很重视这个观点,都朝这个方向努力。”

  “处理好科学和艺术的关系,就能够创新,中国人就一定能赛过外国人。”钱学森很有信心地说。        

  (下转第二版)

  8月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看望了朱光亚、何泽慧、钱学森和季羡林。     新华社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