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7版:市县新闻
3  4  
PDF 版
荥阳:农民专业协会领跑农村经济
山里娃走进现代“学堂”
一小时擒获仨盗车贼
好心人数万元 支援贫困学子
幸运女孩张姗姗
中牟奶牛存栏居我市第一
新郑:均衡教育撑起同一片蓝天
多次抢劫出租车 五名罪犯获重刑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新郑:均衡教育撑起同一片蓝天
本报记者 党贺喜 通讯员 赵建中 赵 建
中原网  日期: 2007-08-07  来源: 郑州日报  
  16年高考成绩保持全市第一

  今年高考成绩出来后,新郑市四个班子领导特意请教体局及三所高中的校长、教师们吃饭,这次带有特殊意义的“饭局”,是因为今年新郑的高考成绩的确给新郑争了光。资料显示,新郑市进入省定录取控制分数线考生上线率继续领跑郑州各县(市),新郑市连续16年高考成绩保持全市第一。

  “当上第一,就是有赖于被教育‘均贫富’的新郑模式,就是教育均衡发展。”该市教育体育局局长赵二建一脸自豪地道出谜底。

  解读“均衡教育”这一抽象的概念,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让更多学生公平地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这种模式的核心是‘均分生源’。做法是由教体局按照考生中招成绩、男女生比例等因素把考生分成若干份,五所高中的负责人按所需人数随机抓阄抽取,抽到谁算谁。

  均衡教育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曾几何时,在很多地区,囿于“就近入学”的原则,不少学生家长想让孩子进入好学校,一些条件稍好的家庭甚至花钱在好学校附近购置房产,以便让子女挤进“名校”,导致择校风愈演愈烈,热门学校学生人数连年超额。而另一方面,1995年前的新郑市只有一中和二中两所普通高中,他们的师资水平大体相当。但由于新郑一中是老牌名校,也是重点扶持对象,每年享有提前录取优秀新生的“特权”。这种教育资源的失衡不仅满足不了考生的需要,而且也让其他高中颇有“怨愤”。

  为打破这一桎梏,新郑市从1995年踏上探索之路。几经调研之后,一种名曰“新郑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模式”应运而生。当年的中招招生即采用了新办法,即通过“抓阄”均分生源。

  生源的均分只是暂时平息了各高中的抢生源大战,但如何让每所高中都成为学生、家长信得过的“好”学校?新郑市在打造“同一蓝天”上大投入、下工夫。

  1998年,新郑市政府投资2000多万元建了三中。为了让三中在最短的时间内缩短与一中、二中的差距,新郑市教体局决定对三所高中的教师资源进行重新分配。二中的党支部书记张治江回忆说:“这个政策非常好,原来一中云集了不少好教师,现在进行重新分配,让优秀的领导、教师去带动弱校的发展,扩大了优质资源的覆盖面。”正是教育资源的大调整,保证了均衡教育走上正确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