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6版:区街新闻
3  4  
PDF 版
87岁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垃圾山”没有了 市民出行方便了
窨井盖松动 六旬老汉落井
区街
管城区重拳出击夜查黑网吧
穿梭在冬夏之间
60年收集古书3000余册
上街区发展社区卫生机构
社区
刻字的西瓜
老人义务教授气功
新事
李老汉和他的“爱心驿站”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李老汉和他的“爱心驿站”
■本报记者 陈亚洲 通讯员 程春荣 文/图
中原网  日期: 2007-08-07  来源: 郑州日报  
  “爱心驿站”的由来

  1991年,李万松退休,退休前在单位干了41年的木工,有一手精湛的技艺。退休后的李老汉仍然闲不住,因他家住在17号楼的一楼东单元,门前的院落很宽敞,东山墙外紧邻着一个大型的文化休闲广场通道,每天早晚都有社区居民来这里娱乐,是社区1000多户居民进出的必经之路。李老汉就在门前院子的树阴下支起了“工作台”,邻居拿来的东西,他随到随修。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谁家有更新淘汰下来的废旧小凳、小桌子等破木家具,装修扔下来的木板等,也习惯地放在李老汉家门前。他就抽空敲敲钉钉,修好后放在院子里,社区居民早、晚都喜欢来这里“扎堆”聊天,或拉上一张小桌、几个小凳子,围在一起“修长城”,玩到尽兴才散,年纪大的居民外出归来累了,也在此歇歇脚,聊一阵再往家走。时间长了,社区居民给此处取了个好听的名字——“爱心驿站”。

  “爱心驿站”服务社区居民

  “李师傅退休16年来,谁也记不清他义务为社区居民修好了多少家具,他做的好事,就像天上的星星——看得见数不清呀!”隔壁邻居李大妈说。

  前几天,社区1号楼一位居民推来一辆婴儿车,想让李师傅改装一下,因为这辆车孩子只能坐不能站。李老汉当即就在自己的“爱心驿站”里找了8根木棍,在婴儿车的四周做了扶手把,这样不但孩子站起来时可以当扶手,而且站着摔不下来。这位居民十分感激,他把婴儿车推回去后,特地给李老汉家送来一瓶酒,李老汉婉言谢绝了这位居民的好意。

  住在社区21号楼的魏老先生喜欢养鸟,天天推着三轮车外出遛鸟,把鸟笼放在三轮车上的一块木板上,由于鸟笼多,板上放不下,想让李老汉帮忙把木板扩大些。

  李老汉二话没说,就在“爱心驿站”里就地取材,在原来的板周围加钉了几块旧木板,一下子“面积扩大”了。

  李老汉的“爱心驿站”在送变电社区无人不晓,经常有社区居民来求助,他从不推辞,不便拿来的,他就上门义务服务。

  正说话间,社区一位老太太拿来一张旧方凳让李老汉改个马桶。只见李老汉把方凳板面拆除,再找来一块木板,在上面挖了一个圆“窟窿”,往凳子上一钉,“马桶”成了。

  “咋感谢您呢!”老人拿着改装好的马桶凳,感激万分地对李老汉说。

  李老汉扯起衣角,擦了擦从两鬓花白头发里渗出的汗水乐呵呵地说:“不用谢,能方便人家,我心里高兴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