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思 实习生 江小瑞)即日起,全市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专项治理活动,严查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政法干部和民警驾驶非法机动车和交通违法行为,以进一步提高全市政法系统工作人员的文明交通意识,以实际行动落实市委、市政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部署。昨日,市委政法委召开专门会议,对治理活动作出部署。
政法系统交通违法严重
据介绍,政法系统车辆及驾驶员存在的交通违法现象主要有:闯信号、闯禁行、不按规定车道行驶、争道抢行、乱停乱放;酒后驾驶、无证驾驶,驾驶车辆时不带驾驶证、行驶证、不系安全带;驾驶套牌车、报废车、走私车、拼组装车辆上路行驶;非紧急公务时使用警灯警报器、驾驶警车从事非警务活动,将警车、警牌转借其他单位和个人使用,不服从公安交通民警管理,开特权车、霸王车、斗气车。
今年以来,全市涉及政法系统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共21起,占立案事故总数的3.6%,“电子警察”拍摄的政法机关车辆、尚未处理的就有2333起,占未处理数据的近1%,政法系统的车辆视交通法规于不顾,往往不是一次交通违法,而是一辆车很多次。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公安机关已从8月1日起组成12个工作小组对套牌车、报废车、走私车、拼组装车辆进行查处,目前市区已暂扣问题车辆120台,其中,涉及政法系统人员的就有不少。
个别人员特权思想严重
政法系统交通违法严重的主要原因是:政法系统个别工作人员特权思想比较严重,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淡薄,文明交通意识差,不服从交警管理;由于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对政法单位交通违法行为没有始终坚持严格执法,对交通违法行为人的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个别人员自恃手有特权、地位特殊,遇上检查,便通过各种途径给执勤民警施加压力,降低或免于处罚,造成打击力度大幅下降。
12个工作组流动设岗
本次治理行动由市委政法委组织,抽调公、检、法、司等政法部门相关负责人,共同组成工作领导小组。重点治理走私、拼组装、报废、被抢盗、套牌、无牌无证、假牌假证等非法机动车上路行驶。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成立12个专项治理工作小组,采取流动设岗方式,查扣涉嫌走私、拼组装、报废、被抢盗、套牌等非法上路行驶的机动车。
凡政法机关人员驾驶非法机动车的,一律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法查处,该扣车的扣车,该处罚的处罚;对涉嫌盗抢的车辆,移交刑侦部门处理;对不能说明来源或无合法手续的,一律予以没收;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查处的政法机关人员和车辆,登记后将信息上报市委政法委,由市委政法委对各相关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责成该单位进行内部处理,如果一个单位出现三起以上非法驾车或违反交通违法行为的,单位主管领导要作出检查;对无理阻挠、非法干预公安交通民警依法执行公务的,将认真严肃处理;对涉嫌重点交通违法甚至犯罪的,要在新闻媒体上曝光;凡涉及我市政法部门的违法违规车辆和人员,在依法处理的前提下,统一上报市委政法委;专项治理结束后,市委政法委向市委、市政府写出专题报告,以此作为年终政法队伍建设评先的一项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