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要闻*综合
3  4  
PDF 版
荒郊野岭 一日绕行25公里
海南“小神鹿”奥运长跑抵郑州
专科二批考生热选省内院校
低价买进高价卖出 “黄牛”盯上退票窗口
郑开大道北侧将挖排水河道
读者评报
高招最后一批录取今日开始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荒郊野岭 一日绕行25公里
——体验电力巡线工的“钻山沟”生活 本报记者 陈亚洲 通讯员 胡宏伟 文/图
中原网  日期: 2007-08-13  来源: 郑州日报  
  8月9日,立秋后的第二天,“秋老虎”发威,酷热难耐。记者和郑州供电公司输电工程处运行二队的师傅们一起冒着炎热巡查高压线,体验电力巡线工这一特殊职业。

  玉米地里洗“桑拿”

  10点30分,记者和运行二队的7位师傅驱车来到巩义市大黄冶村头,然后分成6组,司机将大家送到沿线站点,分头徒步进行巡线。

  记者被分在申华、张长栓两位师傅的小组,负责巡查15个高压线塔,每座间隔400米,全长6000米。两位师傅穿着长袖工装、胶鞋,捆住裤管,各自背着沉重的工具包,包内放着斧子、扳手等工具和仁丹、清凉油等防暑药品,脖子上挂着望远镜,手里拿着对讲机,从平坦的公路踩进杂草丛生的羊肠小道。

  走了20多分钟,到了要巡查的第一座高压线塔下。申师傅举起胸前的望远镜,仔细观察着高压线塔上的各种装置。“右边的防震锤掉了,中线防震锤外侧锈蚀。”观察完毕,他拿出笔记本,将看到的问题一一记下来:“这些问题要及时报告,以便停电检修时对有毛病的装置统一更换,保证高压线路运行良好。”

  接着,记者跟随两位师傅继续高一脚低一脚地艰难前行,很快钻进了一眼望不到边的玉米地。青青的玉米秆一人多高,一丝风也没有,闷热得连喘气都困难。汗水流到眼睛和嘴里,眼睛酸得睁不开,嘴里咸咸的。用汗湿的衣袖擦汗,我们个个成了“大花猫”。

  记者掉进大沟壑

  半个小时后,终于走出了玉米地,衣服像洗过的一样,浑身湿透。张师傅风趣地说:“真是洗了个天然桑拿浴呀!”

  记者累得一屁股坐在地上。申师傅拿出随身带的大水壶,一口气喝了大半瓶,脱下衣服一拧,地上一摊汗水。在交谈中得知,35岁的申师傅已干了17年巡线工,行程3万多公里。

  “您今年有多大了?只走了1/3的路程,还能不能坚持?”见记者两鬓花白,申师傅关切地问。

  “55岁,还能行!”记者用力撑着地站了起来,背起采访包,咬着牙跟着两位师傅继续巡线。

  “干我们这一行是个苦行僧,大路不能走,天天钻山沟。我工作了这么多年,还从没见过和我们一起巡线的记者!”申师傅边走边感叹。

  忍受着闷热、干渴、恶劣环境的煎熬,两位师傅一丝不苟地巡查着。巡查过的一座座高压线塔,慢慢地被抛在身后。

  “快来呀!”由于记者穿的是凉鞋,在下一条大沟壑时,脚下一滑摔了下去,滚落在一丛野藤里。两位师傅赶紧把记者拉了出来。

  站起身,衣服脏得像从泥坑里爬出来似的,鞋带断了一根,胳膊上被野藤划出好几道血痕。汗水渗进血痕,皮肤像被盐水浸过,火辣辣的,又疼又痒。

  张师傅赶紧拿出手帕为记者擦拭,叮嘱说:“这种草叫‘拉拉秧’,藤上有许多小刺,划伤很疼,可要当心啊!”

  继续前行。一条深沟边上,长着几棵高高的野酸枣树,上方就是高压线。“这些野酸枣树离高压线太近,必须砍掉,不然会影响供电。”申师傅说着,从包中取出斧子就砍。

  只听“哎哟”一声,原来,申师傅的手被酸枣树上的刺刺伤了。他用衣角擦掉血迹,和张师傅一起继续把这些酸枣树的“头”砍掉……

  一路上,到处都是荒郊野岭,越过一个个沟壑,跨过一块块茅草地,绕过一条条河道,绕行了25公里,下午3点30分,终于完成了巡线任务。    

  7位师傅在指定地点会合后,记者和队长张建华聊了起来。“我们每人每月要巡线15天以上,还不包括事故巡、特巡和夜巡,平均每人每年至少要走2000多公里。”张建华掰着指头向记者介绍,“不管盛夏酷暑,还是寒冬腊月,巡线不能间断。”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